各位跑网约车的兄弟们,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跑网约车绕不开的“人证”和“车证”这两件大事。
这名字听着就挺官方,但别觉得离咱们远,它直接关系到咱在路上能不能跑得舒心,能不能赚到真金白银。
今天,用车社就带你把这两本证给“解剖”一下,让你明明白白,这事儿到底该怎么看,怎么做。
先说说这“人证”,它叫“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咱司机师傅的“身份证明”,就像古代走南闯北需要个路引一样。
没有它,很多平台你就进不去,就算勉强进去了,也像是没穿盔甲的战士,心里总有那么一丝不安。
更关键的是,这证件的获取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安全集训”。
想想咱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面对各种路况和形形色色的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培训,就是给你“补课”,让你更懂规矩,更明白安全的重要性。
而且,现在好多地方都给免费办理,这好事儿,为啥不抓住?
办“人证”需要啥?
其实不复杂。
首先,你得是个“守法公民”,没有犯罪记录,也没沾染不该沾的东西。
再有,驾照得拿满三年,而且三年内没被扣到12分。
这些证明,现在用手机上的“交管12123”APP就能轻松拿到,比过去跑窗口那可省事太多了。
材料备齐后,就去当地的交通运输部门。
那里有专门的培训点,一般是三天学习,一天考试。
考试内容不难,主要是考察你对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的掌握。
通过了,没多久证件就能到手。
有了这本证,心里就像装了定海神针,跑单自然更稳当。
接下来,就是这让人又爱又恨的“车证”,也就是车辆的“营运证”。
我得提前跟刚入行的兄弟们打个招呼:这玩意儿,新人上来,千万别急着办!
它关系到你这辆车的“身份”转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为啥不建议新人立刻去办?听我慢慢道来。
“车证”的好处,确实摆在那儿。
第一,跑单时万一遇到运管检查,你把这证一递,对方一看“合规”,也就没事儿了。
这就像在关键时刻,你手里握着一张“免死金牌”,能省下不少麻烦和心焦。
第二,有了这证,你车辆行驶证上的使用性质就得从“非营运”转为“营运”。
这意味着,你买保险时,要买的是“营运保险”。
这保费自然比“非营运保险”高,但好处是,一旦发生事故,只要在保险额度内,保险公司就得赔付,不会像以前那样,因为是非营运车辆跑网约车而被拒赔。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保障,关键时刻能让你少吃点亏。
听着都挺不错,对吧?但!这“但”字后面,藏着大文章。
这“车证”最大的“隐患”,在于它会让你的爱车“身价”大跌!
你今天上午刚办完“车证”,把车变更为营运性质,下午你就想把它卖掉?
好家伙,我跟你说,少说也得跌个两三万!
而且,这贬值速度,只会像失控的列车,越来越快。
一旦办了“车证”,你的车基本就等于被“锁定”了8年的营运期。
这8年,你可能还能靠着年轻和体力拼一拼。
但两三年后,当体力跟不上,或者心生倦意,想退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想把车卖掉,那退出的成本,简直是天文数字。
那几万块的贬值,可能只是个开始,后面的损失还会不断累积。
这就像你主动走进了“营运”的沼泽,想爬出来,谈何容易?
“双证”对派单和收入,究竟有多大影响?咱们来抽丝剥茧。
最让大家伙儿牵挂的,莫过于“人证”、“车证”这两个“双证”,到底对派单有没有加持,对收入有没有实质性的提升?
我得老实说,在网约车行业刚起步,大力倡导“双证合规”的18年左右,确实是有点“优惠”的。
那时候,像滴滴这样的平台,在派单上会给“双证”司机一些“倾斜”,感觉上订单确实会稍微多一些。
而且,平台还会额外给些奖励,比如上传“双证”通过审核后,每天能领个几十块钱,持续了大概半年。
但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如今,随着网约车行业的日渐成熟和规范化,绝大多数平台都要求司机和车辆必须是“合规”的。
所以,你有没有“双证”,在派单的“权重”上,其实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了。
你可能会觉得,在火车站、机场这些特殊区域,没证可能确实不好接单,但在大多数日常的载客场景,影响真的不大了。
说得直白点,“双证”更多的是给你一个“安心牌”,让你跑单时少些顾虑,遇到检查少些麻烦,发生意外多些保障。
但想靠它就能让你收入翻番,订单接到“手软”,那你就有些一厢情愿了。
“营运”二字,它不止是一个标签,更是一种责任,也可能是一种沉重的枷锁。
咱们再来深入聊聊这“营运”的本质。
一辆车,一旦被赋予了“营运”的身份,它就不再仅仅是你个人的代步工具,它变成了一个承载着乘客安全和出行需求的“服务载体”。
这意味着,它需要更频繁的维护保养,更严格的检查,因为你随时都在路上,随时都在为他人提供服务。
试想一下,一位老铁,他平时开的是一辆价格在十万左右的家用车,外观线条流畅,内饰也温馨雅致,就是一台普普通通的家用轿车。
可一旦办了“营运证”,即使车况再好,车内再干净,在别人眼里,它可能就不再是那台“爱车”,而是彻头彻尾的“工具车”。
很多买家在看二手车时,一听说车辆是营运性质的,价格立刻就压低一大截。
这不仅仅是账面上的损失,更是心理上的落差,就像精心呵护的花朵,突然被贴上了“消耗品”的标签。
而且,那8年的营运年限,就像一个无形的“紧箍咒”。
在这8年里,你基本上是被“绑定”在了这条路上。
你想换车?
想调整一下跑车的方向?
那你的这辆“营运车”该怎么办?
低价卖掉,然后重新投入?
这其中的经济账,光是想想就让人望而却步。
那么,“双证”,究竟该不该办?
这个问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它取决于你自己的具体情况。
如果你是初入网约车行业,打算长期稳定地干下去,而且对车辆的保值率没有过高的要求,更看重的是跑单时的“心安”和“有保障”,那么,“人证”是必选项。
至于“车证”,则需要你结合当地的政策和你的实际需求来仔细权衡。
但如果你只是想“试试看”,或者只是偶尔跑跑单,而且对车辆的保值率非常看重,那么,我还是建议你对“车证”三思而后行。
毕竟,一旦办了,你就等于主动走进了“营运”的“漩涡”,想再全身而退,恐怕没那么容易。
这就像一些城市对新能源车的扶持政策,最初是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给司机带来实惠。
但随着行业的成熟,这些“红利”可能会逐渐消失,甚至变成一种“负累”。
归根结底,“人证”、“车证”,都是为了规范市场,保障乘客的安全,也同时是为了维护我们司机自身的合法权益。
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最直接的从业者,我们必须看清楚其中的利弊,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抉择。
今天关于“双证”的讨论,就先到这里。
跑网约车这碗饭,说实话,真不容易,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
这“双证”的事,说大了是行业规则,说小了,就是咱每个司机自己的“生计”。
你手里有没有“双证”?
办了之后感觉如何?
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经历或看法?
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咱们一起交流,说不定,某个兄弟的经验之谈,就能给还在犹豫的你,带来新的启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