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领先的自主汽车制造公司负责人发表了发人深省的演讲,引发了广泛讨论,也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评价。特别是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讲话备受关注,他提到,参与无底线竞争是不明智的,中国汽车企业应当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而无利润的竞争只会让企业处于生存的困境。他提出,当电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时,应该对同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曾庆洪的讲话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各种反应,一些网友认为他的观点传达了对竞争的恐惧,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缺乏竞争可能会使企业不愿意给消费者让利,他们质疑为何要逆势而行。还有人以广汽旗下的合资品牌——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销量下滑为例,指出自主品牌的崛起给合资车企带来了巨大压力,合资品牌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轻松盈利,现在才感受到生存危机而站出来表达不满。
需要强调的是,曾庆洪在讲话中明确表示广汽并不害怕价格竞争,而是对无序竞争表示关注,但部分网友对此似乎并不买账。许多业内人士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在当前汽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这种理性的声音尤为可贵。
以目前的现状为例,许多汽车公司正在进行裁员,媒体报道中包括特斯拉、大众、广汽本田、理想和Stellantis集团等。显然,这只是表面现象,背后可能还有更多的裁员情况未被披露。众所周知,在新能源车企中,只有比亚迪、特斯拉和理想实现了盈利,而特斯拉和理想也被迫进行了裁员,唯有比亚迪仍在坚持。这一现象显示,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不断上升,甚至突破50%,但企业却普遍陷入巨额亏损,显然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国企业家主动为消费者让利如此艰难?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家楼下有一家生鲜蔬菜店,实行晚上八点后打折的销售策略,折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种模式导致市场混乱,顾客们纷纷选择在晚上九点后去抢购便宜的蔬菜,其他正常经营的商店因此滞销,只能无奈关门。经过几天调整后,这家店的模式也未能持续,最终选择了关闭。现在想要买菜,我们不得不走很远去其他地方购买,增加了时间成本。
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他们并不懂经济学,只是看到车价大幅下降,甚至觉得白送一台车也没什么不好。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将伴随着生产的减少、市场萎缩、失业增加以及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更重要的是,这可能导致一个不想看到的局面:企业和个人会减少投资和消费,进一步抑制需求。这种情形是不是让你觉得熟悉?通过以上分析,相信你对当前汽车市场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