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高速充电排长龙,油车混入抢桩,设备慢兼容难

刚才刷到朋友圈,看到有人晒假期高速充电现场,屏幕上一个大大的49号牌子,旁边一堆人拿着手机抓耳挠腮,站着的、坐着的、聊天的,车屁股齐刷刷对着充电桩,一排排队的长龙,表情配文全是“崩溃”,完全不是度假,是在考验耐心值,看完心里就想到自己之前开电动车跑长途,那种忐忑,怕充不到电,怕最后在高速应急车道眼巴巴看着油车飞驰而过,新能源车主都懂。假期出行,新能源车成了路上的主角,但谁都没想到,会被充电这件小事卡得死死的。

高铁票没抢到,飞机贵到飞起,开车嘛,想着省钱、环保、顺便体验一下科技的生活升级。可假期一到,全国高速路像过节集市,新能源车猛增,充电桩就变成了稀缺资源,谁不是用着比拼手速抢个桩位,往前一看四五十号排队,连排队都像是过关打怪,每个人都满脸写着无奈——你说服务区不是有充电桩吗,多的是啊,结果国庆过节,从上午10点开始到晚上,桩位几乎不空,等号牌要么卡死,要么根本显示不了当前状态。

核对一下数据,官方预测今年假期全国高速新能源车流量一路暴涨,占总流量比例已直逼20%,去年还没这个量,今年直接暴涨三成,充电桩的负担一下子拉满。热门路段,湖南、京哈、沪蓉,就那么几个桩口,平常一天能服务二十辆车,国庆一下飙到两百辆,什么体验?排队排到天黑,耗时比充电还长。各地服务区不得不限充,只能充80%,赶紧移车,有的还限制时间,半小时打卡,但就算这样,等满3-4小时还不是稀罕事。看到江苏有服务区临时加了12台快充桩,大家以为能缓解,其实根本没撑住,还是排队。

假期高速充电排长龙,油车混入抢桩,设备慢兼容难-有驾

最让人抓狂的是,总有油车或者混动车带着满箱油在旁边“体验充电”,不少纯电车主原地爆炸——增程式的因为电费便宜,直接抢桩不加油;有的油车干脆占车位,服务区工作人员也忙不过来,现场混乱,充电桩完全不给纯电车主喘息空间。身边开特斯拉的朋友也吐槽,高速上掉电快,本来续航就短,到服务区桩位不是被占就是要排队,这根本不是假期,是坑。

这场充电保卫战,追根溯源其实很清楚,用不着谁背大锅,问题一层层压下来,四个角度影响充电体验,谁也跑不了。

高速充电桩的需求跟新能源车渗透率一样“暴力上涨”,市场供不应求已经是共识。数据看,全国累计建成充电停车位十多万个,但高速上只有一万八千余个,这比例只占公共桩区的一个零头。布局也很魔性,热门路段桩密度才每公里零点二三,一些老旧服务区容量有限,扩建难度大,偏远地区直接躺平,根本没人愿意投钱,供给严重失衡,离高峰期根本扛不住。

技术层面,充电桩设备也是“岁数大了”。34%的高速充电桩技术没跟上,很多不兼容新车型,23%有虚增电量的老毛病,小功率慢充扎堆,快充桩渗透不理想,大家充电慢到怀疑人生。新出的液冷超充快到飞起,可高速场景基本见不着,多数站点苦哈哈撑着老设备,百十千瓦,速度比加油车慢太多,桩位翻台率低,还容易坏。

假期高速充电排长龙,油车混入抢桩,设备慢兼容难-有驾

运营困局大家都明白,建桩贵维护难,节假日高峰有排队赚翻了,平日里一桩难寻根本不盈利,运营商不傻,不会为了几天忙碌去多投钱。智能调度也没跟上,很多平台显示“闲置桩”其实坏了,僵尸桩比比皆是,维护成本高直接弃管,排队靠抢,插队逃票,没人管,氛围混乱。

纯靠大家自觉,根本不可行。政策和技术、管理能否跟上才是破局之道。国家能源局今年提出到2027年建10万台大功率充电桩,还要针对节假日高峰区大升级。地方政府推一地一策,热门服务区主动扩容,宁波配置超充车位服务能力一骑绝尘,还有偏远路段运营补贴鼓励建设,多出来桩位大家才有缓冲。运营端要靠技术提速,比如山东超级快充桩已经十五分钟补能,一天翻三倍,美滋滋。平台还要做预约、电价分段、故障排查,僵尸桩直接淘汰。

假期高速充电排长龙,油车混入抢桩,设备慢兼容难-有驾

车主也得自己多规划,查实时桩位数据,避开高峰,选择超充站,混动车主让桩纯电车主,大家有默契,现场不会太乱。技术引入,国网车联网已经做出一些优化措施,比如充到80%-90%送优惠券,加速拉动大家快速离场,桩位流转起来体验才会好。

新能源车普及是大路,就看能不能补上基础设施短板。那种假期高速排队充电,表面是大家焦虑的现场,实际是中国新能源转型最真实的压力测试。真正的普及,不只是买得起,还得用得顺,政策、企业、管理一起发力,技术效率跟上,智能调度跟上,假期出行不用为充电发愁,绿色出行才是有底气的选择。等全国的充电桩遍地都是,快充普及到家,新能源车才是真的进入普及时代。假期出行,新能源车主不焦虑,才算是中国新能源的胜利。小编码字不易,评论区聊聊你的假期冲桩体验,点赞留言关注,下次假期不迷路,愿大家一路长虹,幸福出行。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