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行玉龙雪山 MAZDA EZ-60的弯道与心跳
玉龙雪山脚下的风真是怪,早上还带着点凉意,中午就能晒得你眯起眼。那天EZ-60停在古城边的小广场上,车漆在阳光里变了三四种颜色,连隔壁卖牦牛酸奶的大姐都忍不住摸了一把,说像是撒了碎钻。其实那紫色漆面里掺的是超细珠光粉,这事我还是听马自达销售小王闲聊时说的,他笑称这种工艺喷一次漆的钱够买辆电动摩托。
从古城出发往珍珠湖方向走,是一段又窄又陡的盘山路。我原本担心这台中型SUV会有点笨重,可它过弯的时候反而很轻盈——悬架像长了眼睛一样提前绷紧或放松,就算后排有人抱着狗,也没见它晃得厉害。老李(我们群里的老司机)以前开老款燃油马自达CX系列时,总抱怨孩子坐久容易晕,这次他试完EZ-60回来直说“这回真服气”。他说关键是动力输出和车身姿态控制调得顺,不会突然推一下、收一下,那种平滑感特别稀罕。
到了虎跳峡那段高速,我才体会到空气动力学设计不是吹的——120码巡航时感觉整台车被按在路面上,没有虚飘感。据厂里的工程师透露,他们做了9个风道优化,把风阻压到60.8Counts,还顺带多跑出四十来公里续航。这些数字我记不太牢,但实际开起来就是稳,而且安静得能听见副驾翻地图纸的声音。
外形上的细节也挺讲究,比如前脸那个发光立体“标识之翼”,比一般贯穿灯深出来五厘米左右,在夜里看像浮在空气中。我还注意到21寸轮毂凹陷特别深,有个修理厂师傅瞅了一眼就说:“这造价不低啊,小心别蹭。”他自己开的皮卡轮毂换一个才几百块,而这个估计好几千起步。不过配合悬浮式车顶和修长比例,看起来确实精神。
进到车内,第一个让我愣住的是100英寸裸眼3D HUD,它不是单纯投影数据,而是把导航箭头直接叠加在真实道路上。在蜿蜒山路里用这个找出口,比低头看中控屏安全多了。有意思的是驻车状态还能切成影院模式,我试着播了一部纪录片,配合23扬声器环绕音效,比家里的电视震撼多了,就是时间长点耳朵有点累。那块26.45英寸的一体大屏厚度不到一厘米,两侧边框窄得几乎忽略掉,据小王讲这是为了让驾驶员余光扫过去更自然,不至于分神太久。
安全方面,他们用的是86.5%高强钢加27%热成型钢打造笼式结构,全系9气囊,还有远端气囊这种少见配置。我倒没亲身经历碰撞,但认识一个保险查勘员朋友,他去年去南京工厂参观过,说A柱防护做到了五层材料叠加,包括1500Mpa高强钢和复合材料,一般事故很难形变影响乘员舱空间。他还提到电池包通过底部球击、火焰灼烧等极限,“无泄露、无起火”是真测出来的数据,不只是宣传口号。
关于续航,我试驾的是REEV版,也就是增程混动,用31.7kWh电池配1.5L增程器跑下来综合超过1000公里没问题。而且3C快充十五分钟能冲一半电量,这对经常跑川藏线的人来说简直救命。我甚至用它给户外咖啡机供过一次电,在海拔两千米的小河边煮咖啡,那画面现在想起来还有味儿呢。不过有个小插曲:当时我们忘关放电影用的小投影仪,一晚上耗掉不少电,第二天赶紧找最近充电桩补回来,好在速度快没耽误行程。
最后再提一句养护事宜——宝钢提供的GA板材耐腐蚀性确实不错,但丽江当地维修店老板提醒我,即便如此,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加上雨水偏酸,如果长期停室外最好每年做一次底盘防锈处理。他手里就接过一辆半年落地的新EZ-60,因为主人天天停树下,被鸟粪腐蚀出了浅坑,要补漆可惜坏了原厂质感,所以保养习惯还是不能省心思啊。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