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汽车业利润回升破局 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形成

#美女#

反内卷!汽车业利润回升破局 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形成

销量周榜消失了。

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那些曾刷屏的销量数字——车企营销的“流量密码”,一夜之间退出舞台。这是汽车行业“反内卷”的第一枪。打响了。

内卷之痛:利润薄过刀锋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跌至4.3%。

连续三年低于工业平均水平。更残酷的是。上游供应商被迫承受每年10%-15%的采购价降幅。下游经销商?1776亿元零售损失——这是“价格战”留下的伤口。

恶性循环早已形成。

“降价换销量”压缩利润。利润萎缩倒逼研发缩水。同质化产品被迫再降价……车轮碾过所有人的生存空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焦虑很真实:产业链上100万职工的饭碗在摇晃。

内卷根源:同质化的幽灵与地方保护的墙

走进4S店。

你会发现:贯穿式尾灯、超大中控屏、溜背轿跑造型……新能源车如同克隆军团。当技术差异消失。价格成了唯一的武器。

更深层的毒瘤在制度。

某些地方政府为短期政绩。用税收优惠、土地特惠筑起“隐形壁垒”。本地车企被过度保护。外地企业寸步难行。全国市场被切割成碎片。

反内卷!汽车业利润回升破局 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形成-有驾

产能过剩与市场分割——正是这两只手。把车企推进了内卷的斗兽场。

反攻时刻:政策、自律、技术三箭齐发

1. 政策清场:拆除“诸侯经济”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雷霆行动紧随其后:

•清理地方保护条款。禁止差异化财政补贴;

•工信部出手严查“低于成本价倾销”;

•新规密集出台:《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准入新规》……低质产能加速退场。

2. 行业自律:账期60天的承诺

6月。17家车企集体签署自律公约:

“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这不仅是商业信用的回归。更是重构产业链共生关系的宣言。

3. 技术突围:从“卷价格”到“卷固态电池”

当价格战熄火。赛场规则彻底改写:

•比亚迪押注电池垂直整合。刀片电池成本降低50%;

•华为攻坚L4级自动驾驶。ADS 3.0系统装车量暴涨;

反内卷!汽车业利润回升破局 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形成-有驾

•央企重组资源。砍掉冗余品牌。集中火力攻燃料电池与车规级芯片。

初现的曙光:利润率回升至4.8%

政策与市场的合力正在起效。

2025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率悄然修复至4.8%。

更深刻的变化在供应链蔓延:河北威县零部件协会发布倡议。拒绝“低价换市场”;广东车企缩短账期。供应商现金流压力缓解。

健康的利润。终于开始反哺创新——

固态电池量产线落地。L3级自动驾驶开放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路测启动……技术革命取代价格标签。成为展厅里的新焦点。

未来之战:从“内卷求生”到“外卷全球”

反内卷不是终点。

而是高质量竞争的起点。

当国内车企停止“互撕”。整合后的“国家队”正扑向海外:比亚迪泰国工厂投产。蔚来欧洲换电站破千。奇瑞在南美市场份额飙至15%。

美国加征关税?

“当我们手握断代技术优势。任何壁垒都形同虚设。”一位行业领袖说得干脆。

消费者终将受益

短期优惠或许减少。

但你再不必担心:

•买到“降价减配”的偷工车;

反内卷!汽车业利润回升破局 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形成-有驾

•遭遇车企倒闭后的“孤儿智能系统”;

•在4S店倒闭潮中无处保修。

取而代之的是——

全生命周期服务。贯穿用车十年的超充网络。可进化的智能座舱。

这场反内卷风暴。本质上是一次行业进化。

从“拼谁降价狠”转向“比谁黑科技多”。从“内耗式生存”升级为“全球化竞合”。当政策红线划定赛道、技术突破重塑规则、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血脉——

中国汽车终于驶出了低水平竞争的泥潭。

接下来?油门踩到底。冲向“汽车强国”的新坐标。

(远处传来引擎轰鸣。这次不是内卷的噪音。而是技术革命的声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