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过半,车圈形势依然严峻,让很多人愈发迷茫。
有些人不敢买车,想着再等等看,度过这段混乱时期再说。毕竟车圈竞争太过激烈,质量难以保障。
就当很多人感觉压力重重时,又来了一则警示,今年下半年,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主都将面临五大难题。
第一个是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尽管充电桩数量增加,但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仍然存在排队充电的现象,且部分老旧小区电网难以支持快充桩的安装。
该问题对混动车和增程式汽车车主来说还强一点,但对纯电动车主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会严重影响这些车主的出行体验。
第二是保险费用上涨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太高了,导致这些年保险费用一直都在上涨,甚至保险公司直接拒保,导致车主和保险公司之间出现了纠纷。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点,保险公司也是要赚钱的,为什么放着赚钱的事情不干,非要拒保呢?这里深层次的原因是出在车企昂贵的维修费身上,跟保险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个是智能化故障与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根据j.d. power报告显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如触摸屏失灵,语音识别错误,在新能源汽车质量投诉的31%,用户使用后抱怨增长显著。
比如知嘹汽车报道,有车企ota升级居然导致临盆产妇只能打车去医院,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智能化程度如此进步,如何解决实用问题,提升用户用车体验才是最好的做法。
第四个是保值率暴跌,二手市场难以售卖。新能源汽车三年保值率只有40%左右,而燃油汽车却高达60%,差距实在太大了些。
尤其是现在车企,恨不得半年就要换一次新车型,而越是技术迭代快的车型,保值率就会下滑越厉害。
有些车辆在2023年还能卖20万元,到了2025年,二手车就只剩下7万元,贬值率高达65%。
二手车商对新能源汽车也存在拒收的情况,有些车商因没有有效的电池检测手段,对高龄新能源车压价或拒收,导致车主置换难度加大。
第五个是最可怕的,就是维修成本太高且配件短缺。新能源汽车使用了车身一体化设计,比如特斯拉的压铸车身,导致轻微碰撞也可能需要更换整个部件,维修成本动辄数万元。
还有些小众车型,配件等待周期需要三个月以上,车主需长期租车代步,都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用车体验。
当然,问题虽然不少,但实际上并不是不能解决,关键就是要看车企和车主能不能形成合力,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尤其是在车市如此震荡的当下,就一定会倒逼着车企进行改革,倒逼车企拒绝内卷,也会倒逼着车主买车时更加理性化,最终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