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察觉到,最近有关“固态电池”的消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就拿华为来说,其不久前刚刚公开了一项全新的固态电池专利;
东风、奇瑞、宁德时代等一众企业,也纷纷在该领域亮出最新的研发成果;
而广汽、丰田、LG等国际行业巨头,更是高调宣称计划在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装车……
照这样的发展态势来看,那种能让人们“续航无忧、安全无虞”的固态电池,或许真的即将走入现实!
从表面上看,技术取得进步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它也引发了一些让人纠结的问题:
一旦固态电池实现量产,到底是开燃油车的人会更吃亏,还是购买了电动汽车的人会处境更惨呢?
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提及这个问题,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率会觉得“电动汽车车主会更惨”。
毕竟,固态电池所具备的优势,每一项都直击电动汽车的痛点:续航里程大幅增加、充电速度显著提升、安全性更高。
这些优势一旦成为现实,现有的电动汽车很可能瞬间就会沦为“上一代产品”,甚至可以说直接失去使用价值。
想象一下,你刚买了一辆续航里程为500公里的电动汽车……
结果转眼间,市场上就出现了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充电仅需10分钟的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此时你的内心怎能不感到滴血般的疼痛?
更不容忽视的是:
当市面上充斥着搭载固态电池的汽车时,这些老旧款的新能源汽车,还有谁愿意接手呢?
从某种程度上讲,就算把它们送到二手车商那里,恐怕都无人问津!
乍一听,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琢磨一下,其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
因为“老旧款电动汽车”仅仅是产品性能落后了,并非完全无法使用。
说白了,即便它的续航里程只有500 - 600公里,也并不妨碍我继续正常使用这辆车。
更为关键的是,当固态电池大规模普及的那一天到来时,为电动汽车更换一块新电池也并非没有可能。
毕竟,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量的增加,成本自然会降低,到时候一切就都好解决了!
所以,真正应该感到担忧的,反而是燃油车!
因为一旦到了那个时候,燃油车面临的困境将会更多、更棘手,甚至让人感到束手无策。
就拿维修保养来说,配件供应将会成为一个大难题。
毕竟,市场上都在大力生产电动汽车,各大车企也纷纷向电动化转型,那么燃油车的零配件供应还能依靠谁呢?
说白了,当市场全面倒向电动汽车时,供应链的重点必然会随之转移。
那些原本围绕燃油车零配件生产的企业,要么选择停产,要么直接转型生产其他产品!
可别以为这只是一件小事,觉得燃油车保有量如此之大,总会有人愿意接手。
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汽车上的非标件几乎占到了总零件数量的四分之一,而这些零件通常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旦厂家停止生产,当你想要修车时,很可能会陷入无配件可用的尴尬境地。
退一步讲,即便能够找到“拆车件”,其价格也会高得令人咋舌!
举个例子,2022年10月,广汽菲克宣布破产后,不少车主就遭遇了类似的困境。
他们发现,很多零部件根本无处购买,维修周期不仅漫长,而且维修费用高得离谱。
一条原本价格在两三千元的前保险杠,竟然被炒到了四五万元!
那么,当固态电池普及之后,燃油车的售后市场会不会也变成这样呢?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此外,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随着维修保养难度的增加,商业保险也必然会受到冲击。
说白了,维修费用大幅上涨之后,保费肯定也会跟着水涨船高,甚至保险公司可能会直接拒绝承保。
毕竟,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并非慈善组织。
如果某些车型的风险过高,理赔成本难以控制,它们肯定会调整保险策略——要么大幅提高保费,要么直接停止对该车型的保险业务。
这绝非危言耸听。
过去,一些已经停产、退市的汽车品牌,就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车主们发现,自己的车根本无法购买车损险,即便能够买到,价格也高得让人难以承受。
与此同时,整个围绕燃油车构建的服务体系也会逐渐走向瓦解。
以加油站为例,其数量近年来已经在逐年减少,未来可能会减少至现有数量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这可不是随口乱说。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加油站的总量约为10.58万座,相比上一年减少了1800多座,降幅达到1.7%。
不仅如此,壳牌在其《2024能源转型战略》中明确指出:
他们计划在2024 - 2025年内拆除至少1000座加油站,并将其改造为电动汽车充电站。
而这还是在当前存量燃油车数量仍高达3亿辆的情况下。
等到新车市场中几乎看不到燃油车的身影,存量燃油车数量也不断减少的时候……加油站的数量会不会变得更少呢?
这个答案恐怕已经不言而喻了!
总而言之,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随着固态电池的普及,电动汽车的日子会更难过。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真正面临困境的并非电动汽车,而是燃油车。
毕竟,电动汽车的问题还有办法解决,车辆也还能够继续使用。
但燃油车就截然不同了。
随着产业链的逐渐崩溃,燃油车不仅会面临维修困难、维修成本高昂、保险难买等诸多问题,政策方面的限制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尽早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现在,是时候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下一辆车该如何选择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