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铸就空战奇迹 南京科技撑起大国重器

近日,印巴边境的空中较量让世界惊叹:中国歼-10CE战机与霹雳-15导弹的完美配合,让号称“四代半”的法国“阵风”战机毫无还手之力。但这场胜利背后真正的“隐形冠军”,是南京研发的雷达技术——它如同战场上的“千里眼”,让敌机还未靠近就被锁定在死亡圈内。

雷达铸就空战奇迹 南京科技撑起大国重器-有驾

“猎杀链”背后:雷达才是战场主宰

在印巴冲突中,歼-10CE战机通过南京14所研发的AESA雷达,能在220公里外发现目标,而“阵风”的雷达探测距离仅150公里。更绝的是,霹雳-15导弹的相控阵导引头(由南京55所制造),能在雷达关机后自主追踪目标,让敌方完全陷入“信息盲区”。印度飞行员甚至来不及反应,就被锁定在“不可逃逸区”,堪称现代空战的“降维打击”。

雷达铸就空战奇迹 南京科技撑起大国重器-有驾

“雷达双雄”:南京撑起中国国防脊梁

这场胜利的背后,是南京两支“铸剑之师”的数十年积淀:

- **14所**:从1980年代突破机载雷达封锁,到如今为歼-20、歼-15等主力战机提供“智慧之眼”,其AESA雷达拥有超1200个T/R组件,探测精度远超国际同类。2025年更推出8000公里超视距雷达,能在导弹助推阶段就锁定目标,为反导系统争取“生死20分钟”。

- **55所**:不仅为霹雳-15提供核心芯片,更以氮化镓技术让雷达灵敏度提升千倍。其研发的量子雷达能在580公里外锁定F-35,甚至能区分200公里外的无人机与鸟群,误判率不到0.3%。

雷达铸就空战奇迹 南京科技撑起大国重器-有驾

从“红岸”到“天幕”:南京科技改变战争规则

南京的雷达传奇始于1960年代的“640-4工程”。当年,14所研发的7010雷达撑起中国首代反导系统;如今,其分布式预警网与“红旗-19”导弹联动,能在0.3秒内完成拦截决策,速度是美军“萨德”的4倍。更令人震撼的是,2025年演习中,这套系统成功拦截了1600公里外以10倍音速袭来的模拟目标。

雷达铸就空战奇迹 南京科技撑起大国重器-有驾

“没有大厂”的南京,扛起国家安全

有人疑惑南京为何没有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但南京人用行动回答:这里诞生了歼-10、歼-20的“火控之眼”,铸就了能看穿隐身战机的“天幕”,更让中国雷达体系覆盖太平洋、印度洋。正如一位老工程师所言:“真正的核心技术,是用命堆出来的。”

雷达铸就空战奇迹 南京科技撑起大国重器-有驾

从戈壁滩上的雷达站到南海的舰艇,南京的“铸剑人”们用60年将中国雷达送上世界之巅。正如诗句所写:“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把“剑”,正是中国科技自强的底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