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L油耗,吉利摊牌了,比亚迪的“信仰”还能撑多久?

吉利星舰7申报图出来了,那个3.75L的亏电油耗,我看完第一反应是,吉利疯了,而且疯得非常彻底。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当你发现常规手段已经卷不动的时候,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现在的混动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修仙,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吉利这个操作,翻译过来就是: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个3.75L的数字,就像一个雷电法王,对着整个混动圈的头顶放了一个万雷天牢引,就问你怕不怕?比亚迪宋PLUS的4.5L,在过去两年里,简直就是混动界的“相对论”,一个不可动摇的物理常数。所有人都默认,能做到这个数,你就是优等生。结果吉利直接把物理书撕了,告诉你牛顿的棺材板我给你焊死了,现在我说了算。这种行为,在修仙小说里,叫“道心破碎,魔功大成”。吉利,很明显是悟了,悟的不是技术,是战争。

讲真,你觉得决定混动技术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是发动机热效率到了44%还是46%?是电机功率大了10千瓦还是20千瓦?错。我告诉你,决定所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电控逻辑成败的,根本不在实验室,而在菜市场门口的老头乐。你那个所谓的AI电混,听起来高大上,仿佛三体人派来的技术顾问,能预判你前方五百米的路况,能帮你规划最节能的充放电策略。但它能算得出菜市场门口突然横着杀出来的老头乐吗?那个走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连卡卡罗特看了都得一个趔趄。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个AI再牛逼,能牛逼得过朴素的人情世故吗?所以,吉利这个3.75L,本质上不是一个技术参数,它是一个精神攻击,一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专门用来轰炸那些还在纠结0.几油耗的潜在用户的心智防线。

3.75L油耗,吉利摊牌了,比亚迪的“信仰”还能撑多久?-有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对车的需求就很拧巴。一方面我希望车内空间大到能让我在后排盘腿打坐,顺便把孩子的婴儿车、露营的全套锅碗瓢盆,还有我私藏的两箱可乐塞进去,关上后备箱还能跳个操。另一方面,我又希望它省油省到极致,最好能用爱发电,每次加油都感觉像是在割我的肉。这种纠结,才是大多数买家的真实写照。星舰7这个接近4米95的车长,2852mm的轴距,套一个紧凑型的名头,简直是典中典的降维打击。它就是在对着我们这种人喊话:“兄弟,别纠结了,我全都要,而且我还便宜。”如果它真定价15万,那对于比亚迪宋PLUS来说,就不再是蛋糕被端走的问题了,那是连桌子带人都被扔出去了。

3.75L油耗,吉利摊牌了,比亚迪的“信仰”还能撑多久?-有驾

但问题是,比亚迪在混动领域,已经有点玄学内味儿了。你知道吗,有些品牌就是这样,它卖的不是车,是信仰。你跟一个特斯拉车主聊能耗和性价比,他会用一种看凡人的眼神怜悯地看着你,然后聊一聊火星和狗狗币。会买比亚迪DM-i的人,很多时候他买的就是“比亚迪DM-i”这五个字。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是一种心智上的金钟罩铁布衫,是经过市场五年毒打教育出来的肌肉记忆。这时候你跟他说吉利油耗低0.8L,他只会觉得你吵闹,甚至会怀疑你的动机。吉利想用一个冰冷的数字去破除这种信仰,难度不亚于说服一个修仙者去信奉科学。

现在的车企,都陷入了一种“技术冗余”的癫狂状态。大家拼命堆的,其实都是一种技术压缩毛巾,参数看着巨大,但用户真正泡开能用上的,可能就那么一小块。什么AI大模型上车,什么智能座舱,讲真,我到现在都搞不懂为什么车载KTV会成为一个卖点,我连在自己家卫生间唱歌都怕邻居报警。用户真正关心的,永远是那些最朴素的东西:这车到底省不省钱?空间到底够不够我装孙子?开出去会不会半路把我扔下?他妈的,真的太卷了!

3.75L油耗,吉利摊牌了,比亚迪的“信仰”还能撑多久?-有驾

吉利这次的牌打得很绝,但也不是没有软肋。Flyme Auto车机,听起来很美,魅族的情怀加持,似乎是安卓车机里的“苹果”。但它毕竟没有经过百万量级用户的长期验证,稳定性是个巨大的问号。一个再省油的车,如果车机一天死八次,那也不是交通工具,那是移动的电子爹。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很真实?而且,吉利在混动市场的口碑,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博越L雷神”那个时代,品牌形象还没完全从“省油的燃油车”扭转到“先进的混动品牌”。这种心智的转变,比技术突破难多了。

所以,吉利星舰7,就像一个修炼了禁术、准备下山挑战武林盟主的魔教少主。他手里的3.75L,就是那把饮血的魔刀,刀一出鞘,寒光四射,所有人都得抖三抖。但武林盟主比亚迪,练的是童子功,根基扎实,内力深厚,还有一帮忠心耿耿的护法。这一仗,有的看了。

最终的结局可能非常荒诞。当所有车企都在宣传自己的亏电油耗有多低,都把AI吹得天花乱坠的时候,用户最终比的可能压根不是谁的技术更先进。而是谁家的表显油耗,更不“虚标”。对,你没听错,就是这么个黑色幽默。所以星舰7最终的胜负手,可能不在那个3.75L的数字,而在于它仪表盘上的数字,能不能比对手的仪表盘,撒谎撒得更真诚。这才是对人性的终极洞察。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