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市不到一年,就急匆匆地想撤市,这速度比共享单车退押金还猛。自称“纯电界的黑马”,可是在美股市场一亮相就缴械投降,要是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它是来体验上市的。
从黑马到黑名单
2024年5月,极氪公司亮相纽交所,PPT上大书特书“37个月闪电IPO”,可周年庆还没来及庆祝,就玩完了。隔壁的理想汽车卖一辆能赚1.6万,而极氪卖一辆车,估计得把财务小姐姐的加班费都搭进去。
负债这事,常年得130%往上,比那健身房老板跑路前打折还来劲。一听说销量同比直接跌了15%,吉利那帮高管们估计都得急得跳脚,赶紧给财务部打电话:“快,把那计算器藏好,别让人看见!”
001的独角戏
极氪001刚崭露头角,那30万的标价加上月销量轻松破万,简直就是一部“富二代创业记”。然而,后续的车型发布就像挤牙膏一样,2023年才勉强推出了三款新车,结果还是得靠001这根独苗儿,硬是撑起了64%的销量占比。
M-Vision那啥概念车,本来吹嘘2024年就能量产,结果到了2025年,连量产版的方向盘都还没影儿。这操作,简直就像相亲时对方说“房子正在建设中”,实际上连地基都还没挖。
吉利的全家桶战略
吉利把领克塞给极氪当小弟,这叫什么?美其名曰“资源整合”。可结果?4月份极氪销量直接跌了跟头,简直就像学霸小组作业里那个光挂名不干活儿的家伙。
今年目标销量是71万,分成了39万领克和32万极氪,这数字看着就让人头疼——吉利这库存,简直像无底洞,财报上的笑容,比哭还难看。
退市背后的算盘
中概股回归A股的操作,360和分众传媒早就把它整成了量产流程。这次极氪退市,估计是看明白了美股的韭菜没A股的韭菜长得肥美。
吉利喊话要进军全球市场,可现在欧洲人都买不起自己的大众车。极氪的海外扩张计划,估计跟国足踢世界杯能出线的概率差不多,都是一半一半。
高管们的旋转门
林杰副总裁猛地接手了极氪的营销工作,这场景简直就像火锅店老板临时被派去管理烧烤摊一样搞笑。内部的通知写得激情四溢,可实际效果,跟“明天开始减肥”的口号一样,听听就算了。
5月15号那天,咱们得把业绩发布会改名叫“极氪故事会”得了。你说,从上市到退市,这剧情比《乡村爱情》还刺激,跌宕起伏得跟过山车似的。
韭菜们的自我修养
当初那些散户一看“纯电豪华”就激动得冲进去了,现在一看账户余额,比极氪的盈利都来得清爽。年报上那“销量冠军”的名号,跟小区象棋比赛拿个第一似的,也没啥了不起。
瞧瞧那些买了极氪001的家伙,提前入手是能先嗨一把,可也等于提前给自己找了个背刺。咱就别再趟这浑水了,下一辆车干脆买理财去,至少收益不会跌到130%以下,保不齐还能赚个盆满钵满。
哎呀妈话说回来,这极氪突然退市,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是它玩了个高明的战略撤退,还是不小心踩了个大坑,战术性扑街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