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不及“预期” 吓跑低端信仰

5月23日,小米港股下跌2.8%,对小米汽车而言,这一击不轻。别忘了,前一晚小米刚刚召开了一场15周年战略发布会,三弹齐发:手机15S Pro、玄戒O1芯片、以及呼声极高的小米首款SUV——YU7。本以为资本市场会拍手叫好,谁知港股直接一记闷棍,泼下的不是冷水,是一整桶冰。

小米YU7不及“预期” 吓跑低端信仰-有驾

这不是正常的“利好兑现”。玄戒O1是国产自研芯片的标志性成果,15S Pro是旗舰手机的迭代大作,YU7更是小米汽车从轿车跨向SUV市场的关键一步,这三件事搁哪个企业身上都得是“股价蹿红”的剧本。但现实是,小米的股价压根没提前炒作,发布会后反而成了主力圈钱的出口,一波资金带头跑路,把信心砸得稀碎。

问题出在哪?简单来说,资本市场预期的是“小米价格再下一城”,结果等来的却是“价格上探”,这反差让人措手不及。

小米YU7不及“预期” 吓跑低端信仰-有驾

雷军的发布会里没有“价格惊喜”,有的反而是“价格警告”。当台上说出“小米YU7可能售价在30万元以上”,市场的多头情绪瞬间转空。这句话本身没错,YU7定位中大型智能SUV,续航830公里,配800V+激光雷达,是奔着Model Y和腾势Z9 GT去的产品。但问题在于——你是小米啊,你的品牌惯性是“定价狠、价格屠夫”,而现在你突然说不玩低价了,资本当然第一反应是:“变天了”。

小米YU7不及“预期” 吓跑低端信仰-有驾

更关键的是,雷军在会上还否定了“开小定”的可能性,等于亲手掐灭了“24小时破万台”的营销高潮。你要知道,小米SU7能爆红,一个关键就是“价格未公布,热度持续加温”,一场发布会不够,几轮定调操作、实车试驾、朋友圈舆情发酵全都铺开。现在YU7刚刚露脸,价格不给、订单不谈、节奏收紧,留给资本的,是不确定感。

而证券市场最怕的,就是“不确定”。

小米YU7不及“预期” 吓跑低端信仰-有驾

其实小米YU7的产品本身并不拉垮。比起同类SUV,它在设计、空间、配置、续航上样样硬,101.7kWh的大电池给出830公里的续航指标,就连Model Y都得靠边站。如果最终售价真的定在30万出头,依旧是“打得赢”的价格。只不过从用户心理来看,SU7起售价才21.59万元,哪怕高配不到30万,你这新车起步就上30,哪怕是更大更贵的SUV,也得考虑“价差焦虑”这回事。

小米YU7不及“预期” 吓跑低端信仰-有驾

20万人群和30万人群的圈层本质不同。20万买车的是性价比型用户,靠参数、靠科技、靠宣传拉动;30万买车的,已经开始在意品牌、调性和“你凭什么”。SU7靠流量带货,YU7想进阶,必须靠认知升级。而雷军现在显然还没来得及“教育市场”,定价传导逻辑没理顺,导致既没圈到高端客户,也吓跑了低端信徒。

小米YU7不及“预期” 吓跑低端信仰-有驾

于是资本市场先一步出手,给了小米一记“提醒”。你可以慢慢预热,但证券市场不等人。没有预售价,就意味着短期销量无法预估,没有小定,也就缺乏转化数据的想象空间,而这正是所有做多资金最渴望的“情绪筹码”。

小米YU7不及“预期” 吓跑低端信仰-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下跌也不代表小米YU7没戏。相反,它只是给了小米更多时间,去反复验证自己的定位和打法。SU7能一路火爆,靠的是节奏控制和定价锚定;YU7如果也想复制成功,最关键的一步恰恰是“扭转人们对小米只会打价格战的成见”。让市场接受“这是一台30万元的小米车”,并不是容易的事,它需要时间,更需要故事。

小米YU7不及“预期” 吓跑低端信仰-有驾

现在看来,YU7的价格不公布,并非没有准备,而是在铺一个更长线的局。小米一贯擅长制造期待——SU7就是在“公布前没人信、公布后人人抢”的氛围下起飞的。YU7同样可能借由多轮曝光、逐级放料,把公众的心理价位从“SU7+2万”慢慢拉到“值30万”,只不过这个过程得走得更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