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狐阿尔法T6新车用三年前电池,郑州车主吐槽续航缩水
七月底的郑州,天气还没完全热起来。王师傅在4S店里看了半天极狐阿尔法T6,说实话,他也不是冲着什么高科技去的,就是觉得这车空间大点,价格又砍得下来了。销售小李嘴皮子溜,“这批都是最新款!”结果等到提车那天,王师傅拿着铭牌瞅了半天——2025年3月出厂的新车,可动力电池包居然是2022年9月造的。
他一开始还没太在意,以为现在新能源都这样囤货。后来开了几趟高速发现续航掉得厉害,一箱电下去比官方宣传差不少。他跟我说:“你别信他们那个NEDC啊,我跑省道加点堵,就剩个底儿。”群里有个河南老张也是今年买的,说自己那辆极狐也是库存三年的电池,上个月刚找记者反映过,还担心寿命问题。
售后倒是挺淡定,说质保够用,不用担心。但换电池?当时就给打太极推走了。我听说隔壁维修站的小赵私下讲,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有时候厂家压库存压力大,只能把旧批次零件往新车型上装,“反正能过检测呗。”
最近极狐官网价格一降再降,新款指导价19万多,现在优惠完只要16万出头。有些地方还能砍到15万左右。我家楼下邻居去年问我要不要一起团购,他说市场竞争太卷,这种品牌只能靠低价吸引人。不过他最关心还是那些冷门配置,比如后排座椅加热和前排手机无线充。“你试试冬天坐进来,那座椅暖乎劲儿不如北方国产老SUV。”
专业人士分析续航缩水原因时,总会提工况、电池日历老化、BMS估算误差啥的,但普通人根本不懂这些技术名词,只知道“我充满跑不到标称公里数”。有一次修理厂里聊天,一个技师顺嘴就来一句:“现在这些锂离子电芯放久了就是虚标,你以为跟新的一样?想多啦!”
翻账面数据也怪吓人的。听财务朋友讲,北汽蓝谷这几年存货价值波动很大,有一年账上24亿多,两年后又掉回21亿左右。这说明库存管理一直不是特别稳当。有段时间他们周转率只有1.97,那会儿大家都调侃“仓库堆成山”。
营业收入虽然涨得快,从64亿干到145亿,但净利润五年都是负数,每半年亏十几二十个小目标。一位搞投资的大哥直言:“你看它营收增长那么猛,可净利润全是红字。”身边有人笑称这种公司像是在玩数字游戏,“销量上去了钱却赚不到兜里。”
至于销量表现嘛,也没啥好吹嘘的。去年全年卖8万台,在国内品牌份额才0.36%,排名第46位。阿尔法S5算主力吧,今年五月卖5414辆,到七月又跌回两千多;阿尔法T系列更惨,有一个月全国只卖出去1台。这成绩,在微信群里经常被调侃“连出租司机都懒得选”。
享界这个牌子,是和外部技术合作出来的新花样。本地汽车圈的人议论:享界S9上市首三个月销量刚破千,一到春节前直接腰斩;六月份回升但七月份又掉下来。“和问界比影响力差远啦,”维修站门口的大爷摇头说。
眼看八月底快到了,又要推新品——享界S9T和极狐T1。据微博消息,小磊哥爆料预售当天小订突破两万辆,不过业内都明白“小订”和成交不是一码事,还有待观望。而且享界S9T定位中大型旅行轿车,对手包括腾势Z9GT、蔚来ET5T这些热门选手,看最终落地谁真掏钱买单吧。
另外那个即将预售的极狐T1,据销售顺嘴透露,是A0级纯电动车型,会对标吉利星愿、比亚迪海豚之类的小型家用。但实际体验下来,同事觉得乘坐空间确实宽敞些,就是品牌认知度还弱,要是真想让年轻人掏腰包,还得琢磨定价策略。“便宜点大家可能考虑,要贵就悬咧!”
总体来看,这阵子北汽蓝谷动作不少,新品发布节奏挺紧凑,也拼命搞外部合作。但口碑方面始终起色有限,加上之前闹出的“三年前旧电池装新车”风波,让很多潜在客户犹豫。今年养护群聊的时候还有人专门发图讨论这个问题,说以后买新能源最好先查清楚所有零件生产日期,再签合同,否则吃亏没人管。
至于我的那辆老SUV,上周刚做完保养,小区停车场遇见王师傅,他叨咕一句:“早知道还是油改混靠谱,新能源水深呐!”唉,不管怎么选,都有各自烦恼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黑猫投诉平台、同花顺iFind、太平洋汽车网、微博及用户访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