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特斯拉车顶维权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维权车主张女士因侵犯特斯拉名誉权,需公开道歉并赔偿17万元;自媒体人封某因组织策划该事件并长期贬损特斯拉商誉,被判赔偿25万元。这一历时四年的案件,不仅关乎个人与企业间的纠纷,更折射出消费者维权方式、企业商誉保护与司法公正之间的深层博弈。
2021年4月,张女士在上海车展期间身着“刹车失灵”T恤,站上特斯拉展车车顶高呼维权,相关视频迅速引爆网络,导致特斯拉展台被迫关闭,品牌声誉遭受重创。事后,张女士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特斯拉则以名誉侵权为由提起诉讼。法院审理认为,张女士未能提供车辆存在质量问题的有效证据,其行为导致特斯拉社会评价显著降低,构成侵权。
本案终审并非维权的终结,而是法治精神的彰显。正如法律学者所言:“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企业商誉维护并非零和博弈,唯有在规则框架内寻求平衡,才能推动市场健康前行。” 未来,随着智能汽车数据纠纷等新型案件增多,司法实践将继续为商业文明与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