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台深红劳斯莱斯幻影一字排开,停在澳门金光大道,车头金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绸缎未拆,新车气息扑面而来——这不是车展,而是一个老板为高端酒店配的“员工班车”。
你没听错,洪永时,这位曾被称为“澳门隐形赌王”的富商,真的买过整整30辆劳斯莱斯幻影,不是为了炫富,而是为了接送酒店贵宾。后来生意受挫,疫情冲击,他干脆把这30台幻影全部卖掉,只为给员工发工资。听起来像段子?但这事儿真发生了,信源来自新浪网2019年的报道。
可你猜怎么着?人家没破产,卖车是断臂求生,不是山穷水尽。如今他照样开着豪车,搂着名模妻子上综艺,生活依旧奢侈。这背后,不只是有钱,更是一种顶级商业逻辑的体现:用极致服务换顶级客群,用资产流动性保企业生存。
今天,我不吹不黑,带各位车友深入聊聊这30台劳斯莱斯幻影背后的门道——它们为什么是“工具车”而不是“玩具车”?卖掉它们,真是败家?还是精明?
一、幻影:不是车,是移动的五星级酒店大堂
先说车。劳斯莱斯幻影(Rolls-Royce Phantom),第七代车型(2003-2017),正是洪永时当年采购的那一批。我有幸在一次高端试驾活动中体验过它,一脚油门下去,不是推背感,而是“升空感”——车没动,你先飘了。
为什么?因为它搭载的是6.75L V12自然吸气发动机,570马力听起来不算炸裂,但1000牛·米的扭矩从1000转就开始输出。什么叫“随踩随有”?这就是。 它不追求0-100加速多快,而是追求“你根本感觉不到换挡和加速”。
我试驾时特意问了工程师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用涡轮增压?”
对方一笑:“涡轮有迟滞,而幻影不能有等待。”
这就是幻影的设计哲学:绝对的平顺,极致的静谧,无感的豪华。
它的风阻系数仅为0.33(暂无官方WLTP数据),但重点不是省油,而是降低风噪。车窗采用双层隔音玻璃,地毯厚达6毫米,轮毂内还贴有隔音泡沫——全车共使用了超过130公斤的隔音材料。
你坐在后排,关上那对“自杀式”后门(对开式车门),世界就安静了。手机信号都会变弱——不是为了隔绝外界,而是为了让你只听见自己想听的声音。
洪永时买30台这样的车,不是为了自己开,而是为了让顶级富豪从下车那一刻起,就进入“VIP模式”。从机场到酒店,全程无缝衔接,连颠簸感都要最小化。这种体验,才是他酒店66万一晚套房的“配套服务”。
二、卖掉30台幻影,是败家还是精明?
2019年疫情爆发,澳门旅游业断崖式下滑。洪永时的酒店几乎空置,收入归零,但员工工资、水电、维护成本照常。这时候,30台幻影成了最值钱的流动资产。
有人唏嘘:“一代赌王,沦落到卖车发工资?”
我倒觉得:这才是真·富豪思维——资产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供的。
你想想,一台幻影当年落地超千万人民币,30台就是3个亿的流动资金。卖掉它们,不是破产,而是用高流动性资产渡过现金流危机。比起那些死守豪车、最后资金链断裂的老板,洪永时的做法更理性。
而且,他卖的是“工具”,不是“命脉”。酒店、地块、赌场牌照才是核心资产,车只是配套。车可以再买,员工信任一旦失去,就难挽回了。
这让我想起一个真实用户案例:一位浙江企业家跟我说,2020年他把公司三台奔驰S级换成国产电动车,省下的钱发了三个月工资。“员工知道我没跑路,后来订单回暖,大家拼得更狠。”
企业主的信用,有时候比豪车标还值钱。
三、幻影 vs. 幻影 vs. 幻影?不,我们比点实在的
既然说到幻影,咱们也横向对比一下同级对手。虽然洪永时只买了劳斯莱斯,但作为车友,咱们得懂行。
宾利 飞驰(Bentley Flying Spur)
同样V8或W12动力,但风格完全不同。飞驰更运动,底盘调校偏硬,适合驾驶者。而幻影是给后排老板坐的。一个像西装革履的CEO,一个像披着丝绸的帝王。
迈巴赫 S级(Mercedes-Maybach S-Class)
性价比高,技术先进,L2级辅助驾驶齐全,车联网体验好。但论手工感、静谧性和“气场”,还是差半口气。迈巴赫是科技豪华,幻影是传统奢华。
国产红旗 L5
复古造型,手工打造,象征意义强。但三电技术、智能化、全球服务网络,目前还无法与幻影抗衡。它是“国礼”,幻影是“全球通”。
所以,洪永时选幻影,不是没道理。在澳门这种国际赌城,你接客户,开迈巴赫可能被说“小家子气”,开红旗可能被误认为“政府接待”,只有幻影,全球富豪都认——这才是顶级“社交货币”。
四、从幻影看未来:豪华车还会是“身份象征”吗?
现在问题来了:在电动化、智能化时代,劳斯莱斯这样的传统豪华品牌,还能维持它的“神性”吗?
第八代幻影已推出,而劳斯莱斯首款电动车“闪灵”(Spectre)也已上市。我试驾过闪灵原型车,静谧性依旧顶级,但少了V12的低频震动,反而像一艘“无声的飞船”。
年轻人开始觉得:“豪车不就是代步工具?何必花几百万?”
但洪永时这类人知道:豪车不是代步工具,是“体验入口”。
就像他那个耗资14亿美元的酒店,66万一晚的房费,卖的不是床,是“你走进赌场前,从幻影下车那一刻的尊贵感”。
未来,豪华车的竞争,不再是马力对决,而是“氛围感”和“服务链”的比拼。
谁能让乘客感觉“被全世界尊重”,谁就赢了。
五、理性消费:你的“幻影”,是什么?
各位车友,聊了这么多,我想说:我们普通人买不起幻影,但我们可以理解“幻影思维”。
什么是“幻影思维”?
不是盲目追求奢华,而是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价值。
有人买车追求安全,那沃尔沃的City Safety系统就是他的“幻影”。
有人追求省心,那丰田的可靠性就是他的“幻影”。
有人追求驾驶乐趣,那马自达的“人马一体”就是他的“幻影”。
洪永时卖车发工资,说明他懂:资产要服务于人,而不是人伺候资产。
我们买车,也该如此:别让车成为你的负债,而要让它成为你生活的助力。
互动时间
你觉得,未来十年,电动车能取代劳斯莱斯的地位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如果你有300万预算,你会买一台顶级豪车,还是三台实用家用车?
老铁们,评论区见!
有没有哪款车,让你坐进去就有“幻影感”?
分享一下你的体验,我挑三个精彩回复,送你一份《高端车选购避坑指南》PDF。
最后说一句
洪永时没破产,生活依旧奢侈,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他懂取舍、知进退、重人心。
卖30台幻影,不是败落,而是一次漂亮的“战略撤退”。
至于那30台深红幻影,如今散落何方?
也许在某个迪拜富豪的车库,也许在某位收藏家手中。
但它们曾整齐列队于澳门金光大道的那一刻,已经成了华语世界商业史上,最奢侈也最清醒的一道风景。
车,终究是工具。
而人,才是目的。
——车叔我,敬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