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2.57L/100km亏电油耗,满油满电跑出2143公里续航——这可不是什么实验室里的“PPT数据”,而是荣威M7 DMH在真实路况下的极限测试成绩。你没看错,不是2.9L,也不是3.1L,是2.57L,而且是覆盖城市、高速、沿海、山路的综合路况。要知道,现在很多插混车标称“亏电油耗2.XX”,实际跑起来动辄3L往上,而荣威M7 DMH不仅做到了,还把数字压得更低。它真有这么神?这背后到底是“大油箱长腿”,还是技术真硬核?今天,我就带各位车友,深挖一下这台车的混动系统,看看它到底凭什么这么省。
一、省油不是靠“堆料”,而是靠“聪明的大脑”
很多人以为插混车省油,无非就是电池大、油箱大、发动机热效率高。但真相是:再好的硬件,也得靠“大脑”指挥。荣威M7 DMH用的,是上汽DMH超级混动技术里的“动力总成大脑PICU六合一”系统。听着复杂?我打个比方:这就像一个“全能管家”,把发动机、变速箱、空调、热管理、能量回收、充电策略全管起来,毫秒级响应,哪个模式最省油,它就自动切哪个。
我试过不少插混车,低速时串联模式还行,一上高速就“发动机嘶吼+油耗飙升”。但M7 DMH不一样,它在85%以上的时间,让发动机运行在最省油的“黄金区间”。怎么做到的?因为它有五种工作模式:纯电、串联、并联、直驱、能量回收,能根据路况智能切换。比如市区走走停停,纯电+能量回收;高速巡航,发动机直驱最高效;急加速?并联模式双电机+发动机一起上。不是靠蛮力,而是靠算力。
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不是“纸上谈兵”。去年荣威D7 DMH就靠2208.719km的实测成绩,拿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次M7 DMH的2143km,虽然少了几十公里,但路线更复杂——从南京出发,绕江苏十三城一圈,全程1200多公里,涵盖城市拥堵、高速巡航、沿海湿滑、山区起伏,真实度拉满。这说明,DMH技术不是“特定路线优化”,而是全场景适应。
二、硬件不玩虚的:1.5L混动专用机+P1+P3双电机,细节见真章
说完了“软件”,咱们看“硬件”。荣威M7 DMH搭载的是一台1.5L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还拿过“中国心”2023十佳发动机称号。43%是什么概念?目前行业顶尖水平,比亚迪的骁云1.5L也是43%,吉利雷神混动发动机热效率约44.26%,但实际工况下,43%已经足够打遍同级。
但这台发动机的厉害之处,不光是热效率高,还用了18项低摩擦技术和高效燃烧设计。比如活塞环涂层、低粘度机油、可变排量机油泵,都是为了“减少内耗”。就像一个人跑步,穿拖鞋和穿专业跑鞋,消耗的能量差很多。发动机也一样,摩擦越小,能量浪费越少,转化效率就越高。
电机方面,M7 DMH采用P1+P3双电机+1挡直驱结构,和比亚迪DM-i类似。但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P1电机和发动机是同轴布置,而不是常见的平行轴。这意味着少了一组齿轮传动,传动效率更高,噪音更小,结构更紧凑。虽然省的不多,但积少成多,正是这些细节,让整车能耗再降一截。
三、纯电续航160km,不是“虚标”,而是“真能用”
插混车好不好用,纯电续航说了算。很多车标称120km,实际打个八折,冬天再打七折,根本不敢开空调。但荣威M7 DMH直接上了19.7kWh大电池,纯电续航160km(CLTC),比银河A7、星耀8、汉DM-i都大。
我特意查了《中国城市通勤报告》:90%用户日均通勤不足30km。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如果你家有充电桩,晚上谷时充电,一度电不到3毛,充满才不到7块钱。算下来,每天通勤成本比坐公交还低。
更爽的是,七八十公里的近郊自驾,比如去个古镇、露营、看海,来回纯电搞定,根本不用烧油。这不仅是省钱,更是用车体验的升级——纯电驾驶安静、平顺、响应快,谁开谁知道。
四、实测2143km,每公里成本1毛8,比坐公交还省?
咱们来算笔账。M7 DMH油箱55L,加92号汽油,按7.14元/L算,油费约392.7元;电池19.7kWh,谷时充电0.3元/度,电费约5.9元。总成本398.6元,跑了2143km。
每公里成本:398.6 ÷ 2143 ≈ 0.186元,也就是1毛8分钱。
什么概念?普通燃油车百公里油耗8L,油价7.14元,每公里要5毛7。跑2143km,油费得1220元左右。M7 DMH省了800多块,相当于白送你一趟长途旅行。
而且这还是“满油满电”极限测试,日常使用根本不用这么极限。你充一次电、加一次油,跨省自驾都没压力。比如从南京到郑州(约500km),纯电跑160km,剩下340km用混动,油耗2.57L,算下来油费不到70块,比高铁二等座还便宜。
五、横向对比:M7 DMH vs 汉DM-i vs 星耀8
项目 荣威M7 DMH 比亚迪汉DM-i 吉利星耀8
纯电续航(CLTC) 160km 121km 120km
亏电油耗(实测) 2.57L/100km 约3.8-4.2L 约3.5-4.0L
综合续航(实测) 2143km 约1000-1300km 约1000-1200km
电池容量 19.7kWh 18.3kWh 15.5kWh
发动机热效率 43% 43% 44.26%(雷神)
价格预估 盲猜<15万 18万起 15万左右
从表上看,M7 DMH在纯电续航、实测油耗、综合续航三项上全面领先。虽然星耀8发动机热效率略高,但实际油耗和续航表现不如M7 DMH,说明光有高热效率不够,系统集成和控制策略更重要。
汉DM-i品牌力强,但价格高,纯电续航短,更适合“油为主、电为辅”的用户。而M7 DMH更像是“电为主、油为辅”的思路,更适合日常通勤用电、长途用油的用户。
六、不只是省油,驾乘体验也“越级”
很多人以为省油的车,开起来一定“肉”。但M7 DMH不是。它的1.5L发动机+双电机组合,系统综合功率不低,加速平顺有力,市区超车不拖沓,高速再加速也有劲。
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滤震到位,后排乘客不会“颠屁股”。座椅用的是Ultra touch亲肤材质+高慢回弹海绵,坐上去像GL8世纪那种“陷进去”的感觉,长途驾驶不累。
外观上,宝马天使眼同款厚壁注塑大灯,点亮效果通透有神;同级唯一尊贵迎宾光毯,仪式感拉满。车身尺寸4940/1890/1510mm,轴距2820mm,B级车定位,后排跷二郎腿没问题。
七、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这技术靠谱吗?
有人会问:上汽不是燃油车起家吗?混动技术能行?
我查了资料:上汽2017年就因插混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当年唯一获奖的汽车项目,还是新能源技术首获国家级奖项。后来DMH技术还被新华社认证为“混动技术标杆”。这不是自吹,是国家背书。
而且,从D7 DMH的吉尼斯纪录,到M7 DMH的苏十三城实测,技术已经落地验证,不是“PPT造车”。
总结:M7 DMH,把“省”做到了极致
荣威M7 DMH的厉害之处,不在于某一项参数多么炸裂,而在于系统性地把“省油”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大电池、高热效发动机、智能能量管理、低摩擦设计,环环相扣。
它不靠大油箱“堆续航”,而是靠技术“榨干每一滴油”。2.57L亏电油耗+160km纯电+2143km综合续航,不是营销话术,是实打实的测试结果。
如果最终定价真在15万以内,那它很可能成为B级插混轿车的“价值杀手”——纯电够用、油耗够低、空间够大、体验够好。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一台车,是“品牌溢价”重要,还是“真实续航和用车成本”更重要?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也准备申请一次长测,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可以拍个视频,带你们看看这台车到底能跑多远。
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是具体车型配置和最终售价,目前信息来自媒体曝光和官方透露,上市后还需以实车为准。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