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愿热销,特斯拉稳居第二,比亚迪依旧领先

要说8月份汽车销量这个事儿,不得不问大家一句:你们最近是不是发现身边开小型车的越来越多了?我身边那几个原本对国产车嗤之以鼻的朋友,现在倒还真有点悄悄在研究吉利星愿。你说为啥?销量不会骗人,这车8月份直接干到46057辆,拉着第二名特斯拉Model Y把差距拉开了将近一万台,这说明点啥?

先别着急说“国产崛起”,我倒想先问一句:卖得好,真的是靠便宜吗?星愿这车6.88-9.78万的官方售价,和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比起来,确实不算最便宜那拨。可大家为啥还愿意多花点钱买它?咱们中国消费者,真的只要便宜货?想想咱们以前买东西,是不是哪样都要比比“性价比”?可现在你会发现,消费者变得更聪明了。只要能一步到位,别坑我,还能少修理、少折腾,他们不是不愿意多掏点钱。

其实,吉利星愿背后的秘密,是它在城市里用起来真的太方便了。现在城市停车比抢红包还难,这种小车身、掉个头灵活、停起来不费劲,还省油、用电便宜,谁不喜欢?你上下班、买菜、送孩子,再加上短途出游,这样一款车就能把市区的大部分场景拿下。就跟当年大家都买五菱宏光拉货,现在只不过拉货变成了接娃和通勤,需求一点没变,就是“工具人”升级了。

当然,不能光夸星愿不说别的。第二名是特斯拉Model Y,39413辆,这战绩不赖。这里我还得问一句:外资和合资品牌真的被国产卷死了吗?明显不是。像特斯拉这种产品力强、品牌溢价高的车型,依然有它的铁粉。前几年谁能想象咱们中国这个市场,一口气能养出上百种新能源品牌?但你会发现,竞争归竞争,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能杀出来的就那么几个。这就跟相亲似的,剩下的永远只剩几个颜值高、人品好、会赚钱的不怕被选中。

看新能源车这几年一路狂飙,好多合资、纯燃油的车型也都快被挤得喘不过气了。你,比如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吉利博越L,还在前十勉强坚挺,这三车都是老面孔,卖了十年八年照样有市场。为啥?一个是口碑稳定,另一个是人群固定。尤其有些三四线城市、老一辈人,宁可多花点钱买传统大厂的燃油车,也觉着心里踏实。怎么说呢,这就像是粽子,北方人看着南方甜粽子嘴都撇老高,但别人家自己就吃自己那一口,“消费习惯”这玩意,真不是一两天能转变的。所以燃油车不是说一夜之间就凉了,只不过被新能源冲得脑袋发懵。

吉利星愿热销,特斯拉稳居第二,比亚迪依旧领先-有驾

小型新能源的赛道里,吉利星愿能杀出来,高价卖得比低价的还火,确实得认真琢磨琢磨。第一是设计更贴地气,第二是营造一种“感觉安全”,第三就是吉利自身也舍得投技术,用料并不抠,这是老百姓最看重的。一句话:东西买回家不能糟心。你要真图省心,怎么着不得在大城市绕一圈,分分钟头皮发麻?这年头车子再省油、再智能,一有小毛病就得搁家门口摆碗头,谁也受不了。所以这种靠谱、实用、省心的车子,菜市场大爷大妈和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能消费得起,用得住、修得起,那销量能不涨吗?

看销量榜还得提提小米su7。风头不要太猛,交付量嗖嗖往上冲,已经杀到前十。之前不少人还说小米做车不靠谱,现在一看,交付速度上来了,销量蹭蹭地往上涨。我得替大家再问一句:小米做汽车会不会也是一阵风?咱们中国人的消费观呀,从来都是先看热闹再讲道理。小米这波水花打得漂亮,但能不能挺到明年金九银十之后,还得观察。毕竟新能源汽车这摊水现在可是“混起来了清不起来了”,品牌多、货多、套路也多,谁家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稳拿前三。而且,不是每个搞手机的都能把车做出来,不然锤子汽车、魅族车都早已经下游开花了。

再聊一聊比亚迪。8月份依然老大,31万辆,虽然有点下滑,但王者地位不可动摇。咱再追问一句:比亚迪会不会被后浪赶上?这就得看市场了。新能源变局,说白了谁家产品线宽、实力厚,谁就能多活几年。王境峰说得再多,也得看产线能不能供上货,营销能不能唬住人。比亚迪虽然撑着方程豹、腾势、仰望这些子品牌,但竞争压力一点不小,价格下探的同时利润也压得紧。你家大米都能卷到0.99元一斤了,新能源汽车能不卷?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的涨势。同比竟然搞了个57.2%的大涨。你说吉利是突然心血来潮开始发力吗?显然不是,这背后是技术积压、是多线运营,主打一个厚积薄发。吉利的打法咱得承认,真是有点中国式生存智慧。做得不声不响,关键时刻攻略得手。你说奇瑞、长安、长城这些江湖老油条呢?长安还行,同比增长,小日子比较滋润。奇瑞稍微有点疲软,下滑2.2%,也还撑得住。说白了就是风口来,不是谁都能飞,拍拍翅膀勤做功课,不然踩到风口也是要摔下来的。

吉利星愿热销,特斯拉稳居第二,比亚迪依旧领先-有驾
吉利星愿热销,特斯拉稳居第二,比亚迪依旧领先-有驾

合资车那边更加难。你看一汽大众,成绩下滑,基本快要被自主品牌拍死在沙滩上。以前是一车难求,现在是一车难卖,合资车也有难念的经。前些年还稳坐第一把交椅,现在天天盯着新能源的后视镜,看谁又多生产了什么新车型。新能源不仅是卷配置、卷安全、卷服务,现在连售后都卷起来了,合资品牌只要慢一步就跟不上节奏。你以为大牌光环能吃一辈子?年轻消费者不买账的时候,啥车都得放下身段。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咱们消费者真的被选中对了车型吗?这些销量大户,真的是最适合中国用户的吗?我们不妨冷静想想。中国现在的家庭和用车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县城用车、市区通勤、长途出游、家庭代步,甚至送外卖跑网约车,不同的用户需求完全不一样。如今汽车市场的火爆和纷争,本质背后还是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大洗盘。

新能源和燃油车最终会不会彻底分道扬镳?我的看法是,短期看是竞合,最后会留下一二十个品牌在前面,你追我赶。新能源“遥遥领先”不假,但燃油车要是技术突破冷不丁还会上去一把。没人说得准,技术变革+市场变化,哪天就把头部换了。关键是,谁能沉得住气,顺着大众的需求变化、把自己往对的赛道上调,谁就能笑到最后。

所以你看8月份的销量排排队,大浪淘沙还是在路上。吉利星愿的断崖式领先,不只是打价格战的胜利,更是一场从用户需求精准出击的胜仗。今后中国市场只会更卷更狠,对咱们这些想着能不能花最少钱用最好车的老百姓来说,也许真是“此卷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寻”。

至于金九银十会不会有黑马冲出来,大家就当看春晚一样,拎一盘瓜子,等着看看谁会是下一个上榜新星吧,还真不好说!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