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摩比斯的“自熄式电池方案”
现代摩比斯提出的“自熄式电池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在电池包里装了一套灭火系统。这有点像商场或停车场里的喷淋装置,一旦检测到火情,就会自动启动喷洒灭火剂来控制火势。
这种方案并不是通过某种高科技让电池自己熄火,而是直接在电池组里加了灭火剂,而且量还挺大,差不多有20公斤。它的作用是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及时喷洒灭火剂,尽量避免火势扩散,从而降低车辆起火的风险。
至于能不能有效降低车辆起火几率,这要看实际使用中的表现。理论上,这套系统能在问题初期快速响应,防止火势扩大,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过,电池热失控的原因很复杂,比如内部短路、过充、散热不良等,仅靠外部灭火可能还不足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还需要结合更先进的电池管理和冷却技术,从根本上减少热失控的发生概率。
总的来说,这种“自熄式方案”可以看作是被动安全措施的一种补充,但要彻底克服电动汽车电池热失控的难题,还需要从源头入手,不断优化电池设计和管理策略。
电动车电池安全何不防患未然
现在的技术只是在电池组旁边加了个灭火器,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电池自燃的问题。这种做法的前提是电池已经着火了,所以并不能真正减少起火的可能性。严格来说,这不算什么高科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用。虽然加了灭火系统能应对突发情况,但也增加了车子的成本和电池的重量。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大家得好好想想。其实,解决电动车的火灾问题,关键不在于怎么灭火,而在于怎么避免电池起火。
从液态到固态,电池安全如何保障
对于现在电动汽车用的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来说,虽然能量密度越高,电池起火的风险可能会越大,但为了提升电动车的性能、续航和充电速度,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得不断提高。要是只顾着电池安全,不往高能量密度发展,电动车就很难完全替代燃油车。
不过,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尽快让固态电池普及开来。
液态电解质的锂电池在用的过程中容易长出锂枝晶,这些枝晶越积越多的话,可能会刺破电池内部的隔膜,造成短路。一旦短路,就可能引发热失控,导致电池起火或爆炸。这种问题在液态电解质里是很难彻底解决的。所以,要想彻底避免这些问题,就得换成固态电解质电池,这种电池不会受到锂枝晶的影响。
如何推动固态电池的应用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让汽车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愿意用固态电池。为啥固态电池比液态电池贵呢?主要因为材料贵,但更大的原因是产量太小。新东西刚出来的时候,谁都赚不到钱,早期的锂电池也是这样,车企那时候觉得油车就够赚钱了,没必要换技术。除非政府出台政策,逼着大家转型。
动力电池过剩难题待解
十多年前,锂电池行业开始发展壮大。像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弗迪电池、蜂巢能源这样的新公司迅速崛起,让锂电池的生产能力超过了需求,导致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如今,这些成功转型的企业依靠低成本的液态电解质锂电池,能够生产出利润很高的电动车或插电混动车。
要是让这些刚转型的企业再重复一遍之前的路子,难度非常大。但如果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一些政策上的指导和支持。
不要再抱侥幸心理了
液态电解质锂电池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又没法根本解决时,就得赶紧发展固态电池了。那些改变电池布局、增加冷却系统功率,或者像现代摩比斯那样装个灭火器的做法,其实都是治标不治本,不过是暂时应付一下而已。时间长了,这会让大家对电动车的看法变差,还会拖累电动车普及的速度。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用类似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转型。比如慢慢取消液态电解质电池车的免税政策,同时给用固态电池的车免税。这样能更快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除此之外,还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