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新车公示名单,对于咱们这些爱车的人来说,就跟等着看新一季连续剧的预告片一样,充满了期待。
各家车厂都会把自家的“得意之作”拿出来亮个相,让我们提前过过眼瘾。
不过,在这份长长的名单里,总有那么一个企业,每次出场都自带主角光环,它就是钱江摩托。
别的厂家是来报个到,钱江一来,好家伙,简直就是把公示名单当成了自己的新品发布会,车型多到能单独开一期专题。
这不,八月份的榜单一出来,钱江又没让我们失望,甚至可以说是带来了巨大的惊喜,扔出了一款让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的“爆炸性”车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钱江这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呢?
咱们先把最震撼的放在前头说。
这次钱江拿出的最重磅的武器,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物种,一个以前只存在于摩托车爱好者们酒后胡侃里的幻想,现在居然成真了。
这是一台大排量的踏板车,但它居然是手动挡的!
对,你没看错,就是那种需要你左手捏离合、左脚踩换挡杆,但外形却是一台标准踏板车模样的“混血儿”。
这个想法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疯狂?
在咱们的印象里,踏板车,也就是俗称的“小绵羊”,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拧油门就走,松油门就停,采用的是CVT无级变速,跟咱们开的自动挡汽车一个道理,主打一个轻松省事。
而跨骑摩托车,比如那些帅气的街车、跑车,玩的就是驾驶乐趣,手动换挡带来的那种人车合一的操控感,是它们的灵魂。
过去,不是没人动过类似的心思。
比如日本的本田,就曾经把自家的“幼兽”那套带挡位的发动机,装在踏板车的壳子里,做出过能换挡的小踏板。
但那终究是小排量,更像是一种趣味性的尝试。
可钱江这次是来真的,他们直接把一颗正儿八经的大排量跨骑车发动机,连带着整套手动变速系统,硬生生地塞进了一个充满战斗气息的踏板车车架里。
我们来看看这台车长什么样。
它的车架设计非常大胆,很多钢管都直接裸露在外,有点像意大利那个以设计前卫著称的品牌“意塔杰特”的风格,充满了机械感,像是在炫耀自己强壮的骨骼。
而车身的颜色搭配,更是直接“搬”来了世界顶级摩托车赛事MotoGP里,杜卡迪卫星车队Gresini那套经典的红灰色涂装。
这一身行头穿上,运动感瞬间爆棚,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家伙绝非善类。
当然,光有样子货是不行的,核心还得看“心脏”。
这台车的发动机,是钱江非常成熟的一款动力平台,技术源自于日本川崎,是一款并列双缸发动机。
钱江在原有650CC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大缸径的处理,把排量提升到了700CC。
这颗发动机在钱江自家的赛系列跑车和骁系列探险车上已经用了很久,性能稳定,口碑也不错。
现在,它被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了这台踏板上,工信部公示的数据显示,它的最大功率达到了惊人的56千瓦,换算成我们更熟悉的马力,大约是76匹!
76匹马力是个什么水平?
我们可以找两个公认的“踏板之王”来比一比。
一个是雅马哈的TMAX560,它的最大马力大概是47匹左右;另一个是本田的跨界神车X-ADV750,它的马力大约是58匹。
现在钱江这台“手动挡羊王”,在动力数据上,可以说是把两位前辈远远甩在了身后。
从这个角度看,说它是新一代的“羊王”,一点都不过分。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旁边的人看你骑的是个踏板,可能心里还没当回事。
绿灯一亮,你离合一弹,脚尖一挑挂入一档,伴随着双缸发动机的怒吼,整台车像子弹一样弹射出去,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和一地惊掉的下巴。
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这种“扮猪吃老虎”的乐趣,恐怕是这台车最吸引人的地方。
当然,这种设计也带来了新的讨论,它到底算踏板还是算跨骑?
它牺牲了踏板的便利性,换来的驾驶乐趣又能否和纯粹的跨骑车相提并论?
这些都是未知数,但也正是这种敢于打破常规的尝试,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摩托车企业的创造力和勇气。
说完了这个“重磅炸弹”,我们再来看钱江打出的另一张好牌,这张牌打得非常聪明。
前段时间,钱江旗下的子品牌贝纳利推出了一款中量级探险车,叫TRK552,市场反响很不错,证明了这套车架和发动机平台的成功。
现在,钱江把这个成功的平台拿过来,做了一次“整容手术”,给它换上了一张极其吸引人的“明星脸”。
这张脸来自谁呢?
正是钱江的欧洲合作伙伴,意大利顶级豪华摩托车品牌——MV奥古斯塔。
钱江把奥古斯塔旗下那台备受瞩目的探险车Lucky Explorer 5.5的外观,几乎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
这步棋走得实在是高明。
MV奥古斯塔这个品牌,在摩托车界的地位就相当于汽车里的法拉利或者兰博基尼,以设计绝美、性能卓越而闻名,当然价格也极其昂贵。
那台Lucky Explorer 5.5,凭借着致敬经典达喀尔拉力赛车的复古硬派造型,一亮相就成了无数车迷的“梦中情车”。
但高昂的售价注定它只能是少数人的收藏品。
而钱江现在做的,就是把这个大家梦寐以求的外观,嫁接到自己技术成熟、成本可控的平台上。
这就意味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可以用一个相对亲民得多的价格,买到一台看起来和几十万的意大利豪车几乎一模一样的摩托车。
相比钱江自家设计的骁系列车型,这台顶着“奥古斯塔脸”的新车,吸引力无疑要大得多。
而且钱江还很贴心地提供了两种配置,一种是使用辐条轮圈的,更偏向于野外穿越的越野版;另一种是使用铝合金轮圈的,更适合在公路上长途旅行的公路版,精准地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这种“借力打力”的策略,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市场运作上的成熟和智慧。
然而,在一片叫好声背后,我们也不得不回到一个老问题上,那就是钱江一直以来奉行的“车海战术”。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两款亮点车型,这次公示的名单里,钱江还有很多其他新车,但大部分都显得诚意不足,要么是老车型换个颜色、换个贴纸就当新款卖,俗称“炒冷饭”;要么就是一些没什么特色的通路车型。
这种“广撒网,多捞鱼”的策略,在过去几年帮助钱江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一度坐上了国内摩托车销量的头把交椅。
但是,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变了。
消费者越来越懂车,也越来越挑剔,大家不再只满足于“买得到”,而是追求“买得好”。
在已经丢掉了销量冠军宝座的当下,钱江是不是也应该停下来想一想,这种“机海战术”还适不适合今天的市场?
是不是应该把有限的精力和研发资源集中起来,走“少而精”的精品化路线?
这其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一方面,打造精品、提升品牌形象,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钱江这种不计成本、什么都敢试一试的“莽撞”劲头,才催生出了像手动挡大踏板这样充满想象力的产品。
如果一个企业凡事都求稳,只做有把握的精品,那我们可能就永远也看不到这种打破常规的惊喜了。
或许,这就是钱江独特的生存之道,用海量的常规车型来保证基本的销量和利润,同时,又用其中最大胆、最疯狂的几款“试验品”去冲击市场的边界,去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这种模式是对是错,我们很难简单地用一句话来评判,它本身就是当下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充满活力但又带有一丝混乱的一个缩影,而它的未来走向,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