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将小鹏汽车与哪吒汽车置于一处展开对比时,一组饶有趣味的现象便映入眼帘:
一方好似正翱翔于风口浪尖,一路扶摇直上;另一方却仿佛被一股无形之力拖拽,朝着下方坠落,苦苦挣扎却难以摆脱困境……
明明同属造车新势力的行列,且都曾有过熠熠生辉、风光无限的高光时刻,可如今,彼此间的差距缘何变得这般悬殊呢?
带着这份疑惑,向数位业内资深人士虚心求教后,所收获的答案,可谓一针见血、真实至极:
细细品来,才惊觉在这背后,隐匿着诸多过往被我们忽视的关键因素。
首要一点,体现在技术水准的参差不齐上。
说白了,对于电动汽车而言,技术才是其安身立命、参与市场角逐的核心竞争力。
虽说在日常消费过程中,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会过多留意那些晦涩难懂的技术细节:
大家日常切实能感知到的,不过是车辆“充电速度快不快”“续航里程够不够长”“智能化程度高不高”等表面现象罢了。
殊不知,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要素背后,实则暗藏着技术层面的巨大鸿沟,而这,恰恰是左右消费者最终购车抉择的决定性因素。
以小鹏汽车为例,其在“三电技术”领域精耕细作,成果斐然,能耗控制堪称一绝。
在各类续航能力排行榜单上,小鹏汽车的续航达成率成绩相当亮眼,在行业内,堪称仅次于特斯拉的存在。
不仅如此,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在众多封闭道路场景下,车辆基本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功能,驾驶者只需轻松把控,车辆便能一口气行驶数百公里,全程稳定可靠,毫无疲态。
反观哪吒汽车,虽说在技术研发方面并非毫无建树,也积攒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可在消费者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技术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彰显,消费者的感知并不强烈。
无论是能耗管理、智能化应用,还是底盘设计、操控体验等方面,哪吒汽车均未能给用户带来那种眼前一亮、足以令人拍案叫绝的惊艳之感。
也正因如此,当哪吒汽车试图冲击中高端汽车市场时,便显得力不从心,诸多努力收效甚微。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哪吒汽车积极求变,先后推出了跑车、瓦罐车等全新车型,试图借此打破现有市场格局的束缚,吸引不同消费群体的目光……
但无奈受限于技术积累不够深厚,哪吒汽车始终难以挣脱“入门级品牌”的刻板印象,进而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如今这般艰难的处境。
其次,品牌影响力的差异也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常来讲,大众在购置汽车时,性价比往往是重点考量因素之一。然而,当不同品牌车型价格相近时,品牌所蕴含的吸引力便一跃成为左右消费者决策的关键所在。
就好比在燃油车市场,提及购车,众多消费者脑海中率先浮现的便是BBA(奔驰、宝马、奥迪),这种品牌认知早已深入人心,不是吗?
在当下的电动汽车领域,亦是如此。
毫不夸张地说,一提到新能源汽车,“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这三家企业几乎瞬间就能抓住大众的眼球,已然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
从某种程度而言,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与BBA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地位极为相似。
基于此,“蔚小理”天然便拥有庞大的潜在关注者与用户群体,客户资源相当丰富。
可哪吒汽车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虽说在2022年,哪吒汽车也曾凭借出色的销售成绩,斩获年度销售冠军的殊荣。但在广大消费者的认知里,哪吒汽车依旧未能摆脱“低端品牌”的固有标签。
倘若哪吒汽车继续在中低价位区间发力,销售情况或许尚可维持。可一旦尝试提升产品售价,冲击更高端的市场,消费者内心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质疑:
同样的预算,我为何不选择购买“蔚小理”,亦或是极氪等在品牌影响力方面更具优势的品牌车型呢?
毕竟,开着这些品牌的汽车出行,至少不用担心被旁人误认成“网约车”,不是吗?
正是由于难以跨越这道品牌认知的门槛,哪吒汽车长期以来都深陷两难的尴尬境地:
若持续走低价位路线,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亏损状况日益加剧;若尝试向高端市场进军,又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市场销量不尽人意,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始终难以被有效激发。
如此一来,便逐步形成了当下这般不利的发展局面。
最后,现金储备方面的巨大落差,同样是影响二者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
若将前文所提及的技术水平与品牌影响力比作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那么现金储备无疑就是支撑整座冰山的底座,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家企业能否实现长远、稳健的发展。
而在这一关键维度上,小鹏汽车与哪吒汽车之间的差距,简直不啻于云泥之别……
以小鹏汽车为例,依据2024年中期披露的数据,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以及定期存款的总和,高达373.3亿元(约合51.4亿美元)。
这一雄厚的资金储备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小鹏汽车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波动时,能够做到从容不迫。例如,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提升车辆产能,加大在技术研发层面的投入力度。
甚至还能抽出余力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进一步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反观哪吒汽车,参考2023年底的数据,其现金储备仅有区区28.4亿元。
虽说单从数字上看,28.4亿并非小数目。但置身于新能源汽车这个极度“烧钱”的行业大环境中,这笔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不值一提了。
毕竟,打造一个汽车品牌,从前期的研发设计,到中期的生产制造,再到后期的市场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犹如一个“吞金兽”,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巨额资金。
更为棘手的是,长期处于现金紧张的困境,使得哪吒汽车在制定经营决策时,往往不得不瞻前顾后、谨小慎微,缺乏足够的资金去大胆开拓新市场、尝试创新发展路径。
再者,一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战略决策失误,由于资金储备不足,哪吒汽车想要迅速扭转局面、实现“咸鱼翻身”,难度可想而知。
回顾哪吒汽车过往几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在发展进程中确实遭遇了战略失误,加之资金匮乏这一短板的制约,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
综上所述,小鹏汽车与哪吒汽车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既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筛选的结果,同时也是两家企业在战略规划制定以及资源投入侧重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导致的必然结局。
就当前的市场形势来看,哪吒汽车若想要彻底扭转乾坤、改变现状,就必须精准锚定自身定位,而后坚定不移地付诸行动。
否则,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留给哪吒汽车调整、转型的时间窗口,或许真的所剩无几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