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豪车SUV榜单揭晓,这结果,颇有些玩味。
奥迪Q5L忝列榜首,宝马X5位居殿军,但关键是啥?
居然没有一款车型能突破万辆大关。
莫非现在,就连开豪车SUV,也开始崇尚“云淡风轻的奢华”了?
这事儿细琢磨起来,略显吊诡。
一方面,咱老百姓嘴上喊着勒紧裤腰带,另一方面,攒钱买辆豪车的执念,似乎也没完全消散。
可冰冷的数据杵在那儿,4月份,这些金字塔尖上的SUV,日子着实不算滋润。
卖得最好的奥迪Q5L,堪堪守住9082辆的阵地。
奔驰GLC更是折戟沉沙,直接腰斩,少了足足7684辆。
当我们惯性地将颓势归咎于“宏观经济承压”时,是否忽略了其他潜藏的暗流?
要知道,汽车这物件儿,可不仅仅是代步的工具,它还承载着颜面,是社会身份的具象化,甚至是一种生活格调的外显。
先聊聊这“颜面”。
往昔,开辆BBA,那绝对是倍儿有光。
可如今呢?
遍地开花,稀缺性早已荡然无存。
更何况,新能源车横空出世,各路新锐品牌,造型前卫,配置炸裂,一下子就把传统豪车的“科技范儿”给盖过去了。
您倾囊购入一辆X5,兴许还没人家三四十万的电车来得智能。
这…面子上有点儿难为情啊。
再说说这“身份”。
过去,豪车是“人中龙凤”的专属徽章。
但时下,随着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日益加剧,不少后浪,乃至刚走出象牙塔的毕业生,也能凭借自身努力,或者仰仗家庭助力,拥有一辆豪车。
这身份的标签,好像也没那么掷地有声了。
还有这“生活格调”。
从前购置豪车,或许只是单纯地追求舒适、安稳、精良。
但眼下呢?
大众更青睐个性化、差异化。
看看那些冉冉升起的新势力品牌,五花八门的定制化服务,别具一格的设计语言,简直是把“知你懂你”四个字刻在了骨子里。
反观豪车呢?
依旧沿袭着老一套路数,纵然也在奋力求新,却总觉得有些束手束脚,放不开手。
当然,车企肯定不愿听这些刺耳之音。
他们会辩驳,我们也在卯足了劲儿啊,也在马不停蹄地推出新能源力作,也在精益求精地提升智能化水平。
但症结在于,他们的步履是否过于迟缓?
抑或说,他们的航向是否有所偏差?
举个栗子,宝马iX3,勉强售出1540辆,位列第十。
这战绩算得上出色吗?
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但关键是,这iX3,说穿了就是X3的“油改电”版本。
外观内饰大同小异,续航里程也不算出类拔萃,价格却比燃油版高出一截。
消费者凭什么为其买账?
与大众的固有认知相悖,豪华车企若想在新能源浪潮中站稳脚跟,单凭品牌溢价这块金字招牌,恐怕是远远不够的。
你需要真正体察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推出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新势力品牌鲸吞蚕食。
更进一步剖析,这豪车销量的滑坡,实则也折射出整个社会消费理念的嬗变。
人们愈发理性,愈发注重性价比。
昔日那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信条,正在悄然瓦解。
仅此一桩数据,便足以佐证问题的严峻性。
4月份豪华品牌SUV销量全线跌破万辆,这绝非简单的市场震荡,而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时代考题。
所以,诸位豪华车企,莫再高高在上,端着架子了。
不妨潜下心来,好好钻研一下消费者心理,好好打磨一下产品力,别到最后,连“颜面”都保不住了。
要知道,市场终归是残酷的,唯有真正赢得消费者芳心者,方能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