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昆明车展定档,成交额超23亿,展会变城市大集

听说2025昆明国际车展定档11月13日至17日,热热闹闹又要来了。作为一个吃瓜群众,我不禁要问,车展这玩意儿,年年搞、处处有,有啥值得整个城市张灯结彩,甚至主流媒体天天在那儿宣传强调?这东西到底带来啥实际变化?要说买车,你不撑死去个4S店,淘宝都比展会优惠多,怎么还非得去人挤人?

我还真琢磨了那么一会,发现啊,这车展,倒不是简单地让你去买个便宜车那么点事。这玩意,其实有点讲头——别管是热爱汽车的,还是想拿补贴买辆得劲新车的,还是只是抱着凑个热闹打卡拍照的,大家都能找到点意义。云南车市能在一场活动里就搞出23亿的成交额,接将近1.5万辆车,抛开展会的噱头,这规模也真不小,看起来就是“来真格的”。但背后为什么大家这时候爱扎堆买车,这事是不是也值得想一想?

设身处地的说,现在咱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那叫一激烈,新能源、智能联网车一天一个样,价格战都打到爹妈都快认不出的地步。眼看着全国各地为了抢客户,政策优惠一波接一波地砸。这会儿车展再加一把火,什么购车礼包、现金红包、以旧换新、换电补贴,政策量大管饱,消费者当然知道啥时候出手最值。过去车市讲究“金九银十”,但今儿讲求的是“谁的优惠狠,我就跟谁走”,也不稀罕四季不等人了。

说白了,车展的本质其实就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台。政府要拉动消费,企业要清库存、推新车,媒体要找噱头,展商要品牌曝光,老百姓嘛,则是真金白银想薅点羊毛,或者抢“首发”头彩。这事搁古代就像赶大集、庙会,谁家热闹谁人气旺,谁有新鲜玩意大家都要瞄一眼。只是今天的“集市”搬进了会展中心,科技感拉满,花里胡哨,主题什么“智汇春城,美丽新程”一抓一大把。

再挖一层,谁都懂昆明这地方做车展,除了市场买卖和“车”的名头,文化味道也搞得花里胡哨——什么春城花都、非遗手作、花卉艺术、山歌擂台赛、东南亚市集,还有啥全鲜花艺术概念车,恨不得把云南的民族风情全整一遍。我就琢磨了,车展到底是看车,还是趁机搞一场“民族嘉年华”?人与车的关系,在这儿被包装成了人与历史、自然的对话,好像买辆车都得带点文化意味,不融到春城生活圈里光买不行。

这种模式当下确实挺讨巧的。现在谁都愁展会没新意,干啥都得讲包装、讲体验。一个车展要能说成城市文化交流平台,得能串起经济、人文、科技三条线,谁都不能只当“卖车市场”。观众看的不仅是车,甚至也不是优惠,而是“我去那热闹见过,大场面刺激我心了”;厂商摆的不仅是产品,也拿城市旅游当噱头,希望多点国际元素多点文化调性,把车展做成巡游似的节日。表面脱销拼抢,实际走得还是沉浸式体验那套,把“买”演成“玩”,再演出点身份认同。

但刨去这些光鲜外衣,本质没变,核心促销本位,谁也改不了。“补贴上亿”、“以旧换新”喊得山响,说好了让利于民,但你要想明白,这部分,“让利”其实就是把厂家的价格战、政府的消费刺激和媒体宣传集中一次性释放出来。说白了就是把原本全年摊开的优惠政策,全挤到这五天里爆菜花地轰一遍,造成一种“此时不买更待何时”的错觉,割熟人韭菜,现场制造紧张气氛,“再不交定金明天没了!”但你要是算笔账,有些人其实可以更冷静——有时候展会的全款优惠,还真不如某些线上平台直接坦诚,不吃氛围这一套的朋友,未必就真的捞了大便宜。

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这几个词,三年五载已经铺天盖地见了,还能再刷什么新花样?现在的新能源车,续航、智能驾驶、交互体验,有把花都整奇了,配点“元宇宙AR、互动花开”、自动泊车啥的,现场秀一遍吸睛是吸睛,就是离落地应用还有段距离。我想问句:咱每次见车展新概念,真能很快落户到百姓买菜生活、云南山区乡下吗?还不如说,大众这部分人其实最关心的,还是那句:“这车耐操不?售后他家咋样?”科技再炫酷,最后都得接地气,能拉货、能省电、能坐得住。这些闪亮的新技术如果没法让人买得值、开得省,你让人怎么对花哨的展品动心?

再说说昆明这种三线城市做大型车展——是不是大家都在一窝蜂“学习一线城市办展经验”,怕落后于人?说实在,昆明拿出自己的调性做文章,结合本地“花都、民族、多元”的故事讲法,想出圈没错——问题是,老百姓到底图个什么?是科技新车,还是场子大好玩,还是堵成鸡飞狗跳的马路……车展门票虽不限量,市政配套可没那么阔绰,停车位、交通压力都跟着来。每年展会一完,朋友圈刷几天热图,部分人把补贴拿了、厂商刷完销量,剩下场地空了,很多人其实也就当一场热闹阅兵过了——日子还是原来的日子,城区尾气照旧污染,新能源补贴也未必全能持久,汽车产业改革其实也就是慢慢推进。

2025昆明车展定档,成交额超23亿,展会变城市大集-有驾
2025昆明车展定档,成交额超23亿,展会变城市大集-有驾

回到车展本身,究竟谁是真正的赢家?厂商?用户?政府?我倒觉得最值钱的,可能是“关注”二字。舆论要流量、政府要政绩、企业要销量,用户追热点,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那到底有没有人在展会里严肃讨论哪些是值得提倡与推广的技术,哪些是应尽快放弃的老套路?有没有人反思,疯狂补贴到底是不是解决消费疲软的根本?智能电动化说得再好,云南偏远地区基础配套跟不上,政策能不能落地,是不是对老百姓真的有益,这些问题往往容易被集体忘记。谁都图片刻热闹,却未必有人盯着长远利益。

我觉得吧,昆明国际车展其实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缩影,铺天盖地的宣传、五花八门的噱头、政府企业的一唱一和,能玩出新花样的不多,真正能给底层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往往也没那么声势浩大。科技、文化、促销这些词,堆起来不难,但要真落实到“让消费者少花冤枉钱、买到靠谱车”,让城市环境少点污染、交通规划更合理,才是更应该讨论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讲,车展终归是一场短暂的消费狂欢,大家热热闹闹来凑个热闹,大幕一落,真正能留下来的,也许就只有为数不多的成交车辆和彼此间的图片合影而已。

可转念一想,在这热闹过后,也许它变成了某些人生活里一个小小的幸福补丁。也许有家人因为逛展会买了第一辆车,开启了新的旅程;也许有年轻人第一次坐进自己心仪的车型,梦想被点燃;也许有人没买车、没得优惠,但在展会上一边看花一边刷抖音,留下自己的笑脸。就像庙会不是为了求签灵不灵,还是给生活添点热闹色彩而已。而所有能让我们感到活着有趣的事物,哪怕只是短暂虚幻的烟花,等到回忆起时也足够温暖。

2025昆明车展定档,成交额超23亿,展会变城市大集-有驾
2025昆明车展定档,成交额超23亿,展会变城市大集-有驾
2025昆明车展定档,成交额超23亿,展会变城市大集-有驾
2025昆明车展定档,成交额超23亿,展会变城市大集-有驾
2025昆明车展定档,成交额超23亿,展会变城市大集-有驾

谁说车展不能是当代大集?它可能不是最实用的,也未必最划算,但如果能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里,成为人人都愿意小跑着赶来凑个热闹的地方,它的意义其实就有了那么一分人情味。这可能比算法推荐、精准推送更加难得。最后我会说,别把车展当成什么购物节终极大师,也别把它当成艺术大展的高大上,咱们就是图个热闹——当然,没瞅准的机会,也别瞎交定金,冷静琢磨琢磨,想好了再下手,别让“氛围”左右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人可以热情,钱包得理智,这才是最美的风景线。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