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清远市便提出谋划建设一条从湘西经湖南永州和连阳地区并对接广州北站的黄金旅游高铁线路——粤湘清高铁;之后到了2016年,该项目便纳入清远市“十三五”规划;这就是广清永高铁的“原型”。在这之后,广清永高铁项目便相继获得国家、省、市的“赏识”。虽然如此,但并不能给项目带来实质性的进展,前期也未能获国家重点支持。
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线路途经粤北、湘南欠发达地区,经济带动效应初期未被充分评估,且未纳入国家“八纵八横” 主通道,长期被列为地方规划研究项目。此外,国铁集团曾建议按城际铁路模式推进,但湘粤两省财政压力较大,资金分担机制未明确,导致项目长期停滞。之后到了2024年后节奏突变,关键在“名分”与“时机”同时到位:
国家层面将其从储备升格为“十四五”重点推进项目,并明确为“京广第二通道”和“粤港澳—成渝主轴”一段,战略地位一下子上升一个层次;而且湖南段邵永高铁先行动工,为广清永预留接轨条件,形成倒逼效应;叠加湘粤两省连续五年两会联名呼吁、专项债与前期经费快速到位,国铁集团遂于2024年5月启动全线勘察设计,一年内完成预可研、可研评审,进入征地拆迁,实现从“蓝图”到“现实”的跨越。
目前,广州地铁集团已经发布《新建铁路广州至清远至永州高速铁路征地拆迁及管线迁改核查项目比选公告》,标志着广清永高铁项目正式进入征地拆迁阶段。此外,广清永高铁项目已完成预可研审查和可研初测,进入初步设计阶段;湖南段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已通过专家评审。按照目前的进度,项目有望在2025年内完成可研批复,2026年底前全面开工建设。标志着这条全长401.7公里的高铁线路,有望在“十五五”期间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经济圈的重要通道。
根据最新规划,广清永高铁线路起自广州北站,途经清远市清城区、英德市、阳山县、连州市,进入湖南省永州市,沿途拟设广州北、清远西、阳山、连州、蓝山、宁远、零陵、永州等站点,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826亿元。项目桥隧比高达88%,其中广东段桥隧比超过90%,需建设50座桥梁和25座隧道,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那么,广清永高铁项目为何突然加快前期工作?这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推动的结果。
首先,京广高铁作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自2009年开通以来,运力已接近极限。尤其是长沙至广州段,日均车次超过160对,节假日期间一票难求,运力瓶颈日益突出。广清永高铁的建设,将形成京广高铁的辅助通道,有效缓解南北向运输压力,提升区域铁路网的韧性和冗余度。其次,广清永高铁途经的粤北和湘南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清远市的连州、连山、连南和阳山四县市,至今尚未通高铁,被称为“无铁县”。湖南永州市虽已有洛湛铁路和衡柳铁路,但缺乏直达大湾区的高速通道。广清永高铁的建设,将结束这些地区无高铁的历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广清永高铁是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储备项目,也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粤港澳—成渝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不仅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经济圈,还与呼南高铁、邵永铁路等线路互联互通,形成南北向高速通道,战略地位突出。待广清永高铁项目建成通车,届时广州至永州的通勤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湘南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将被大幅压缩,区域一体化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加速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