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牛电动车这阵子又登上热搜,你是不是也觉得有点“上头”,三千多的价格,乍一看真有点心动,但真相到底咋样,这一场价格动荡背后到底藏了啥玄机,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咱们一起来捋一捋,看这低价是不是靠谱,质量到底扛不扛得住,还有,智能功能如今成了添堵神器还是贴心帮手?

网传“小牛电动车价格腰斩”,原来标榜高端,一度是电动车界的小资代表,一台卖到上一万,这价格摆在那儿,不少人都看傻了眼,甚至有人说骑这车跟戴块名表似的,出门就是风头人物,可你掏一万块钱,能买来的到底是啥?2014年小牛刚出来那会儿,全网热闹非凡,各路媒体吹得天花乱坠,说设计多酷多高大上,锂电池高级,手机远程互联,智能防盗,导航一条龙,社交平台上晒新车、录视频、拼配置,感觉副本里全是“年度科技新品发布会”现场。那会儿真不少人追捧,尤其是年轻人,一下班、下课挤地铁太累,掏钱包换个短途工具,图个时髦,还能玩智能。
不过一句话叫“风光一时”,风风火火没几年,小牛就开始掉链子了。这几年电动车市场卷得要命,价格、性能、服务全比拼,雅迪、爱玛、九号这些也不是傻子,谁不想分一杯羹?咱就说功能,再贵再高级,用不顺手那也是白搭。有人买了小牛,发现导航很炫,看起来很智能,结果操作麻烦,防盗提醒鸡肋,真正日常用的功能反而费劲。有朋友说,升级网络要交钱,没升级一夜之间智能全作废,这一波闹心操作,网友都快“骂出新境界”了。
去年央视点名批评小牛智能问题,说有用户反馈网络一出问题,电池锁、远程防盗全都歇菜,还要另掏钱升级成新网络,简直像大厂手机年年换版本一样让人抓狂。小牛这些年亏得也不是一天两天,媒体上说21年至23年三年亏了五个亿,还真是“贵贱由人定”,你产品卖得贵,用户可精明着呢,“高端电动车”这顶帽子不是一直都能戴住。
再看其他品牌,打的是务实牌,高端款照样能跑远,价格却更亲民。雅迪、九号这些做到续航不输小牛,服务又好,价格还便宜一截。像我这身边朋友,原本准备换小牛,结果比来比去,发现功能差不多,售后更方便,干脆直接“大降级”买了雅迪或者九号。你说这品牌价值还剩下多少?一万块买的电动车,现在只值三千,是不是心里咯噔一下?
小牛公司显然也不是傻子,市场卷这么狠,没人再买高大上的故事了,干脆翻身降价。去年开始主打三千多的款式,配置并没有缩水多少,价格已经砍得腰斩,销量立马蹭蹭往上涨,一年卖了九十二万多台。但老用户这时候就气了,原价一万买的,现在三千多就能拿到同款档位,这心理落差不是一星半点。甚至有人在网上吐槽,感觉自己像“冤种大头”,公司收割完韭菜就玩割价,谁说不是“又当又立”的典范?
不过便宜归便宜,钱袋子鼓起来了吗?数据摆在这儿,2023年虽然卖得更多,但公司没赚几个钱,以前每卖一辆能挣两成,现在利润只剩不到一成八。当然你可能会说多卖了赚得也不少,实际上,2024年刚小赚了五百八十八万,而对手九号随便就能赚十二个亿,差距不是一档两档,而是天与地。
这里面还有国家政策的推波助澜。2025新规电动车必须搞更智能、更安全,国家推以旧换新,补贴到位,用户用旧车换新车更划算,小牛正好赶在风口上。可政策红利能吃多久?一波利好下来,销量拉一拉,服务改一改,但裸利润还是跟不上。真相就是,电动车已经不是谁更“酷”谁赢,实用才是王道。
现在买电动车的人更关心啥?续航扎实,不容易坏,修起来简单,服务跟得上。你买个代步工具,不就图个省事吗?智能功能曾经是加分项,现在倒成了麻烦制造机,尤其遇到网络掉线、升级收费,大家心里都憋着火。难怪那么多人留言吐槽:“智能再多,不如稳稳骑回家。”
说到技术,小牛确实底子还是有点硬。新政策要求升级,他们速度挺快,产品也还算智能。可你低价冲量,利润本来就薄,和雅迪拼质量,跟九号斗技术,对面资金、渠道、人脉都手握好几把钥匙,没那么好打。况且价格战伤人、伤自己,你砍到三千,别人也跟着降,最后就是拼谁能活下去。你三千块卖的车,服务一旦跟不上,用户还不是“一键投诉、转身拉黑”?而且现在用户选择多得很,根本不会被个别广告左右,啥东西不是货比三家?设计再好看,骑两个月没啥用,谁还会感动呢?
一说到这儿,难免要问一句:“低价能续命吗?”说实话,这世界没有单靠降价活下去的品牌。产品力、服务力、品牌力,一个都不能少。小牛这波操作大降价,给了不少人体验门槛,但老用户心里有疙瘩,新用户则手握选择权,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又出什么“智能新门槛”?你降价吸引流量,技术升级是刚需,可电动车这东西,本质还是“能安稳骑”,其实谁都心知肚明。
小牛还在调整服务。这一年也可以看到他们拼运维,售后专员更活跃,维修点更密集,确实有改进。但网络智能这事,是不是就真能甩掉包袱?否则你价格低了,问题没解决,用户转身又换品牌。毕竟电动车如今早就是“大众化”消费品,不是潮流玩物,更不是高端身份象征。你看雅迪、九号这些对手,销量噌噌往上走,利润也杠杠的,靠的不就是服务和稳定?
说到这里也很明显,多数用户已经不是“牌子控”,谁好用选谁。哪怕智能功能再先进,哪怕品牌吹得天花乱坠,价格、续航、服务才是王炸。你三千块“真便宜”,但和同价位竞争对手正面对线,痛点还得靠实力来解决。以后电动车发展,除了政策推一把,企业自己还要使劲,别光靠便宜冲销量,更别忘了怎么让用户用得舒服,用久了还不闹心。
要说未来,小牛如果只靠降低门槛,迟早会被比拼质量和服务的同行赶超。技术升级、用户体验、售后服务,每一步都不能掉链子。毕竟“智能”是好事,但智能体验不流畅,全是坑,谁都躲着走;服务升级不及时,购车时心里一凉,用户想换品牌再简单不过。品牌的价值最后还是看你能为用户解决多少实际麻烦,用起来省心宽心,才是最终活路。
其实现在的市场就是这样,你不跟上脚步,稍微慢半拍,就被卷出局。低价固然能引流,但没有持续的用户黏性和质量保障,那就是昙花一现。高端、智能、实用,都得齐头并进,不然一年销量达标,下一年说不定就得发愁怎么活下去。
你觉得三千块买一台“小牛”靠谱吗?如果曾经是一万块的老用户心里还会不会不平衡、会不会再给小牛一次机会?骑电动车,到底你最在乎啥,续航、服务、还是品牌?来聊聊你自己的体验吧——咱们评论区不见不散。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