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赚45.6%后,高山低价冲量!魏建军终于醒悟,高价打不了持久战

魏建军犟了这么多年,终于尝到了苦头。

长城汽车第一季度净利润只有17.51亿,比去年同期狂跌了45.6%!这数字看得我都替老魏捏把汗。要知道去年长城可是赚得盆满钵满,净利润126.9亿,比前年暴涨了80.76%。怎么好日子没过多久,就来这么一出?

说实话,这事儿我早看出苗头了。 高价策略在车市这个“战场”上,从来就打不了持久战 。魏建军一直在“高端化”这条路上使劲儿,坦克、魏牌这些高毛利产品确实帮他赚了不少钱。但市场这东西,你想一直躺赢?门儿都没有!

前几天,魏牌新款高山开始预售了。价格一看就知道他们慌了 - 高山8预售价32.98万,正式价直接砍到30.98万;高山9从预售的37.98万降到了35.38万。降这么狠,要搁半年前,老魏能答应?

“我们坚决不做增程!” 魏建军的这句话我都能背下来了,人家嘴上硬气,但在价格上,终于服软了。为啥?旧款高山上市一年多,月销量最高才1000出头,大部分时间连500台都卖不到。这销量,我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这是魏牌的旗舰MPV。

高价不降,市场自然会教你做人。现在谁不知道,腾势D9已经霸占了高端插混MPV市场,岚图梦想家也混得风生水起。就连老牌的别克GL8,插混版都能月销破万。高山再不变招,只能继续当“炮灰”。

那魏建军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其实看他的操作,就知道是想复制蓝山的成功。去年蓝山加入智驾版后,销量从2358台一路飙到7963台,翻了好几倍!他寄希望于全新高山也能靠着智能驾驶翻身。这几天老魏在社交平台上猛推高山的智驾功能,恨不得天天直播给你看“车位到车位”的自动驾驶。

可问题是,MPV市场跟SUV市场玩法不一样啊 。买MPV的用户对品牌更敏感,腾势、岚图在这个赛道上已经有了不小的品牌优势。更别说在智驾这块,岚图梦想家早就跟华为搭上了线,推出装载华为乾崑智驾的新款才几天就拿下6.5万订单。老魏这是想让高山打翻身仗,但敌人早已占领了制高点。

说到底,长城这是被逼的。坦克品牌销量下滑14.63%,哈弗、欧拉持续低迷,靠着魏牌那点增长根本填不上窟窿。我老早就说过, 现在的车市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高毛利的好日子过去了 。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豪华品牌都开始玩“一口价”,把价格往下压,你长城还想高人一等?

回头看长城的数据,毛利率从去年的19.51%掉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的17.84%。这下是真急了,不降价就得继续看销量下滑。所以高山的降价只是开始,我猜接下来坦克系列也得跟进。

老实说,全新高山这次能不能打赢腾势D9,我不太乐观。

它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品牌底蕴不够。 魏牌这些年高层变动太频繁了,一年换一次一把手都成了惯例 。上一代高山上市前夕,魏牌CEO陈思英直接连夜跑路,啥情况啊这是?产品再好,如果品牌调性老是变,消费者怎么建立信任?

还有个问题是,魏建军太死磕Hi4了。不做增程确实是有技术自信,但市场不是靠嘴硬就能赢的。现在比亚迪的王朝首款MPV“夏”才上市就破万,这就是市场用实际数据告诉你:消费者才不管你技术路线多么“先进”,好用、能打、价格合适才是王道。

其实我挺欣赏魏建军的倔脾气,但商场如战场,适时调整才是真本事。 长城这次终于认清了现实 - 高价策略在这个市场环境下,确实打不了持久战要给消费者真正的价值,才能赢得长久的市场份额

有意思的是,这次高山7的价格还没公布,留了个悬念。这招“留一手”,是不是为了应对友商的反击?反正我猜,它的价格肯定会比预期更亲民。

把价格做上去容易,降下来难。高山这次能不能赢,关键看三点:一是智能驾驶体验是否真能打动消费者;二是服务能不能跟上;三是品牌营销能否构建足够吸引力。单纯降价,只会把自己拖入没完没了的价格战。

说到底,消费者又不傻。性价比这杆秤,大伙儿心里都有数。全新高山能不能在腾势D9和岚图梦想家的夹击下突出重围?你们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