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老百姓聊天,说起国产车,总感觉底气越来越足了。
以前大家买车,可能首先看的是合资或者进口品牌,觉得技术成熟、开出去有面子。
但现在,情况好像悄悄变了,尤其是在智能驾驶这个听起来特别高科技的领域,我们自己的品牌,像是憋了个大招,一下子就冲到了很多人前面。
就拿比亚迪来说,它最近搞的一个叫做“天神之眼”的系统升级,在网上讨论得特别火。
很多人都在问,这到底是厂家自己吹得天花乱坠,还是真有那么厉害?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它到底神在哪儿。
咱们先从一个每个开车的人,尤其是新手司机,都头疼得不行的问题说起——停车。
现在城市的车位,那叫一个紧张,不是窄得跟条缝似的,就是角度刁钻,旁边还可能停着惹不起的豪车。
每次停车,都像是一场考试,方向盘来回打个七八圈,手心冒汗,好不容易塞进去了,下车一看,车身歪得像喝醉了酒。
这种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
可比亚迪这次直接放了个狠话,说它的智能泊车功能,它敢“兜底”。
这“兜底”两个字可不一般,意思就是在它指定的条件下,你用这个功能停车,要是给剐了蹭了,算它的。
这话说出来,分量可不轻,没有点真金白银的技术在手里,谁敢这么承诺?
那么,它的实际表现到底怎么样呢?
根据很多亲身体验过的人描述,那个场面确实有点超出想象。
你把车开到车位附近,无论是垂直的、侧方的,还是那种有点斜的车位,你只需要在车里的屏幕上或者用手机APP点一下,然后就可以下车了。
接下来,车子就像被一个看不见的“老司机”接管了,方向盘自己转,车子自己前后挪动,非常流畅地就停进了车位里,停得还特别正,两边的距离留得匀称,比很多老司机自己停得都标准。
更方便的是一个叫“待客泊车”的功能,比如你到商场门口,人可以先下车进去逛,车子自己慢悠悠地开到停车场里找车位停好。
这种感觉,确实让开车这件事变得轻松了不少。
说完了停车这个“静态”的考验,咱们再来看看更复杂的“动态”场景——在城市里开车。
这才是真正考验智能驾驶系统水平的“期末大考”。
比亚迪这次大规模升级的核心,就是它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一些试驾过的人给出了“全程零接管”的评价,这五个字听起来就挺震撼的。
它指的是在设定好导航路线后,在城市的大部分开放道路上,车辆能够自己处理绝大多数路况,驾驶员基本上可以把手脚都解放出来,只需要保持观察就行。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过程:在上下班高峰期的城市快速路上,车流密集。
你的车开启了智能领航后,它会稳稳地在车道中间行驶,根据前车的速度自动加速减速,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当前方车辆太慢,系统判断需要超车时,它会先打转向灯,通过车上的摄像头和雷达观察侧后方的情况,确认安全后,会果断地并线、提速、完成超越,然后再平稳地回到原来的车道。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既不突兀,也不犹豫,就像一个驾龄几十年的老司机在操作。
更让人觉得它“聪明”的地方,是它处理复杂路况的能力。
比如遇到环岛或者需要掉头的十字路口,这些地方即使是人开车也需要特别集中精力。
但这个系统能够提前减速,选择正确的车道,精准地进入环岛,然后根据导航指示从正确的出口驶出。
最能体现它“懂中国路况”的一点,是它对付“加塞”的反应。
咱们开车最烦的就是旁边车道有车猛地一下挤到你前面,很多普通的辅助驾驶系统这时候可能只会一个急刹车,车里的人都会被晃得前仰后合。
而“天神之眼”的反应就人性化多了,它在监测到有车要强行并线时,会先快速闪几下大灯,甚至鸣笛警告对方,同时以一种相对柔和但绝对安全的方式减速让出空间。
这种反应,已经不是简单的程序指令了,它带有一种驾驶员之间的“博弈”和沟通,更像是一种在真实道路上摸爬滚打出来的驾驶智慧。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比亚迪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智能驾驶做到这个水平的?
这背后其实没有什么秘密武器,靠的是实打实的投入和积累。
首先是技术上的“自给自足”。
现在很多车企的智能驾驶系统,可能是摄像头用这家公司的,雷达用那家公司的,算法又是另一家公司提供的,像个“组装电脑”。
而比亚迪走的是一条更难的路,叫“全栈自研”,就是从硬件传感器,到软件算法,再到一部分核心芯片,都尽量自己研发、自己生产。
这样做的好处是,各个部分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就像一个人用自己的眼睛、大脑和手脚,协调性自然就高。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是海量的数据。
比亚迪现在是全球卖得最多的新能源车企,路上跑着数百万辆比亚迪的车。
这些车就像一个个移动的数据采集器,每天都在把各种各样的真实路况信息传回比亚迪的数据库。
比如哪个路口红绿灯识别不准,哪种恶劣天气下传感器会受影响,哪种奇葩的加塞方式最难处理等等。
有了这些海量的数据,工程师们就能像喂养一个人工智能一样,不断地去训练和优化它的算法,让它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会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最后,是巨大的人才投入。
根据公开的数据,到2023年底,比亚迪的研发团队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几乎相当于好几个国际科技巨头的研发人员总和。
这么多人集中力量去攻克一个技术难题,带来的进步速度自然也是飞快的。
所以我们看到,比亚迪的系统能通过OTA,也就是空中下载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的升级,让车主感觉自己的车过了一夜就“变聪明了”。
这背后,正是这支庞大的“工程师天团”日夜奋战的结果。
总的来说,比亚迪“天神之眼”这次的表现,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惊喜。
它不仅仅是一个新功能的发布,更像是一个宣言,表明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化这个核心赛道上,已经具备了和世界顶尖水平掰手腕的实力。
它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的工程师,利用我们自己的市场数据,完全有能力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并且更适合中国复杂路况的智能驾驶系统。
这种从追赶到并跑,甚至在某些方面开始领跑的转变,才是最让国人感到振奋和自豪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