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三个原因:
1、氢的存储与运输。
氢有个特性就是氢脆,是指氢溶于存储容器的金属材料中,导致金属材料强度降低,表面产生裂纹或鼓包,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换句话说,目前的技术不能完全解决氢脆现象的发生,这就很可怕,氢作为汽车燃料最大的问题就是存储和运输。
存储氢的容器罐的寿命只有5~8年,必须定时强制更换,否则一旦氢泄露就是大事故了,但凡有一点疏忽,不可逆的氢脆就能发生。
氢气的运输和存储成本高,有安全风险
目前来说,还没有把氢作为汽车内燃机燃料的氢发动机,据说实验室已经研究出来了,但没有商用,氢气如果在发动机中燃烧,在那种工作环境下,如何百分之百避免氢脆是很难的。
让氢气直接进发动机燃烧室,哪个发动机能承受氢气的特性?不彻底解决氢脆现象,就不可能用氢气作为内燃机的燃料,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商用,商用之路遥遥无期。
目前市面上所有你能见到商用的氢能源汽车都是氢燃油电池,这与用氢气做内燃机的燃料是有本质区别的。
氢燃料电池车本质上纯电动汽车的一种,其原理是先用电解水或者别的方法制氢,然后把氢气加压成液体储存,加注到车上之后,用氢发电,产生电能供汽车行驶。
氢燃料电池车与增程车本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氢燃料电池车是用氢来发电,而增程车是用汽油来发电。
商用的所有氢能源车都氢燃料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一种
氢燃料电池车有两次能量转换,一次是用电制氢,一次是用氢发电,这种做法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感觉,两次能量转换浪费了大量的能量不说,还不如直接用电动汽车实在。
2、安全。
用氢做能源很难解决安全问题,汽油易燃,但能够扑灭,电池易燃易爆,不容易扑灭,但多少能接受,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电池,比如手机、各种电子设备,其实并不容易爆燃。
氢气就一样了,1立方米氢气发生爆炸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KG的TNT炸药,这威力比电动汽车恐怖多了,电动汽车爆燃没多少冲击力,氢爆燃的冲击力能把一幢楼干翻。
哪怕你把氢燃料电池车做得再安全,他也不可能不发生事故吧,发生事故后,强大的撞击会导致氢气的爆炸,人没出来车先爆了,你敢开吗?
氢能源车发生事故威力太大
油车和电车再怎么不安全,发生事故之后驾乘人员存活率还是比较高的,氢能源车普遍让人觉得不安全。
氢能源车的不安全还有氢脆现象,上面已经说过了,一辆油车可以开20年,一辆电车能开10年,氢能源车能开几年?总不能5~8年就换车吧?
除了车上用的之外,还要考虑氢的存储与运输安全,氢的运输都是加压使氢气变成液体再运输的,容器有很大的压力,要特别防备氢脆现象,万一是氢运输车发生事故,想想那个后果吧?
还有加氢站和储氢站的安全也是问题,要相当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凡有一点疏忽,发生事故都是大问题。
3、成本。
丰田有一款氢燃料电池车,名字叫Mirai,在中国市场裸车价是74.8万元起,在海外市场是51.8万美元起,这个车有几个买得起,根本卖不动,即使买得起也不会买啊,太不方便了,而且没有成本优势。
氢燃料电池车价格超贵
长安深蓝也有一款氢燃料电池车,售价是69.99万,而同级的纯电动汽车售价只有18.99~22.19万元,3倍的差距了。
纯电动汽车最便宜的几万块就能买,主流的电车十几二十万足够,你这个氢燃料电池车74.8万的车价一点优势没有,而且加氢极不方便,整个上海只有16个加氢站,地市级城市几乎没有。
你要是开个氢燃料电池车跑长途,基本上是有去无回,没地方加氢,只能在固定的地方跑。
氢燃料电池车的成本比较高,用电解水制氢,制作一公斤氢气需要五六十度电,工业用电一度电算一元,一公斤氢就要五六十元。
氢燃料电池发电的效率是50%,一公斤氢气能发16度电,相当于3块多钱一度电,这还是保守估计,实际上还不止,这不是脱裤子放屁是什么?
氢燃料电池车两次能量转换,浪费很大,成本高
直接用纯电动汽车充电,商业桩一元一度,高速上最贵的2元一度,家充0.5一度,氢燃料电池车的使用成本跟电动汽车相比,没有一点优势。
氢燃料电池的行驶成本差不多是0.5~0.8元/公里,几乎跟油车一样了,成本没降,跟油车比只有环保一个优势,谁会买氢燃料电池车呢?
其实制氢过程能耗比较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其实也并不环保,只是在汽车上环保,考虑整个产业链的话,还是不如电动汽车环保。
现在只有氢燃料电池车,没有氢气内燃机汽车,以氢为能源的汽车在未来只能是小众车型,是新能源车中的一个多元化选择,不会成为主流,主流还是电动汽车。
有人认为日本把氢能源专利申请了超过60%,一个国家吃独食,导致全球没人跟他玩,这个原因也存在,但日本是小国,只能做单项选择题目,中美是大国,可以做多项选择题,中美是既要发展纯电汽车,也不放弃氢能源汽车,多条腿走路,日本就不行。
氢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中美的氢能源发展不起来,主要还是上面三个原因,就是日本专门发展氢能源车,这么多年了,有多大的成绩,日本国内有多少氢能源车?还是屈指可数。
日本从1990年开始推广氢能源车,到现在已经35年了,日本汽车保有量是7800多万辆,氢能源汽车只有1.5万辆,占比千分之2都不到,根本发展不起来,日本点错了科技树。
中国从90年代立项做新能源汽车,到现在也是30多年,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辆,占比超过10%,渗透率超过50%,这已经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