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试过,等一个快递等得望穿秋水,刷新物流信息比看老板脸色还勤快,最后发现卡在某个中转站三天了,动都不动一下。
这种感觉,放大一万倍,就是过去几年中国车企出海时的集体心境。
车造出来了,智能的,带电的,续航一千公里的,便宜得让欧洲同行想集体上天台。
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车停在港口,看着大海唱《凉凉》,因为运车的船,不在我们手里。
世界的真相有时候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你以为商战是PPT上的宏大叙事,是发布会上的高声呐喊,是技术参数的遥遥领先。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决定你生死的,可能就是那个看起来最没技术含量的环节——物流。
就像你开了一家顶级的米其林餐厅,结果给你送菜的卡车司机是你对家的小舅子,他今天心情不好,你的顶级和牛就得在路上多晒一天太阳。
过去,全球汽车海运这块大蛋糕,基本被日本、韩国、希腊这几家分了。人家玩儿了几十年,船队、航线、关系网,织得比蜘蛛精的盘丝洞还密。
中国车企想出海?可以,先排队。
舱位多少钱?人家说了算。
什么时候能给你运?看人家船期。
这种感觉,就像你打游戏充了最多的钱,买了最好的皮肤,结果服务器是人家的,人家想拔你网线,你连句“卧槽”都说不出来。
以前的剧本是啥?我们造车。我们求人运。我们看人脸色。
这合理吗?
这简直是把自己的脖子洗干净了,递给竞争对手,问他今天的刀快不快。
所以,当那艘能装下9500辆车的“安吉安盛”号从上海港开出去的时候,很多人只看到了“全球最大”,觉得是面子工程。
错了,这不是面子,这是里子。
这是在掀桌子。
这艘船,以及它背后那一连串即将下水的“万车级”巨轮,本质上是在干一件事:把卡在自己脖子上的那只手,掰开。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买船运货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产业“安全感”的逻辑闭环。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盘棋。
首先,最直接的,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以前我们是租房过日子,房东说涨价就涨价,说让你滚蛋你就得卷铺盖。现在我们是自己买房,不光买,还是自己设计自己盖的,带地下室和防核打击掩体那种。
比亚迪、蔚来、理想们,再也不用为了一条船的舱位,去跟人家的销售点头哈腰。我的车,我的船,我的航线,我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
这种自主权,在平时可能只是省点钱,提高点效率。但在关键时刻,这就是命脉。
这叫什么?这就叫把生产资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次,是精准打击了欧洲人设置的“环保壁垒”。
欧洲人最会玩儿什么?规则。
眼看你产品又好又便宜,打不过你,怎么办?立个规矩。
明年开始,海运要收碳税了。你的船烧油,排碳,对不起,先交一笔买路钱。这就像你在高速上开得好好的,前面突然冒出个收费站,专门针对你这个车牌的。
而我们的新船是什么配置?混合动力,智能节电,尾气处理一条龙。简单说,就是一辆挂着绿牌的巨型货轮。
你设的门槛,我直接从门槛上迈过去了,顺便还表演了个后空翻。
别人还在为碳税焦头烂额,计算怎么把成本转移给消费者的时候,我们已经把这事儿变成了我们的竞争优势。
这就不是商战了,这是降维打击。
商战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我们这艘船,就是那记闷拳。
再往深了看,这艘船重塑了“信任”。
你以为老外买中国的高端电动车,最担心的是什么?续航?智能座舱?
不,他们最担心的是,这玩意儿坏了找谁修,出了问题谁负责。
以前一辆车从出厂到交付,中间环节太多,尤其是漫长的海运,磕了碰了,数据乱了,责任很难说清。这直接导致很多高端品牌在海外卖不上价,因为没有信任的基石。
现在这艘船上有什么?实时监控。
每一辆车停在哪,绑得牢不牢,周围温度湿度多少,有没有异常震动,所有数据实时上传,和出厂记录无缝对接。
这等于给每一辆车办了一张从出生到成年的“数字身份证”。
这艘船解决的根本不是运输问题,是信任问题。它就像一份体检报告,以前的报告P得跟写真一样,现在这份,连你肝上的阴影都给你标得清清楚楚,你想不信都难。
有了这份信任,智己、飞凡这些新品牌才能在欧洲卖出高价,才能真正建立起品牌溢价。
这套逻辑,叫什么?叫【快种快收】。
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商业模式必须快速迭代,快速验证。我今天在欧洲市场发现一个新需求,明天工厂排产,后天装船,大后天就能出现在欧洲的港口。
特斯拉为什么之前交付那么慢?因为它也得等船。
而我们,把整个链条——造车、造船、管船、调度、数字管理——全都攥在了自己手里。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出口”了,这是把我们的整个工业体系,像搭乐高一样,一块一块地延伸到了海外。
这盘棋下到这里,你再看那艘船,它还是船吗?
它是一个移动的海外仓,一个数据中心,一个建立信任的节点,一个打破旧规则的武器。
过去那种靠运气,靠信息差,在海外市场赚点快钱的模式,属于【瞎积薄发】。而现在,我们玩儿的是体系,是生态。
这解决了什么?是运费吗?是舱位吗?是面-子吗?
都不是。
是【安全感】。是一种我的买卖我做主,而不是我爹做主的独立感。
未来几年,全球新增的汽车运输船,六成以上都是中国造。当几十艘这样的万车级巨轮在全球大洋上穿梭时,整个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才算真正被改写。
到时候,谁掌握了运输,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谈价格,谈交付,谈合作,我们不再是被动等待被挑选的一方。
这盘大棋,才刚刚走到中局。
真正的高手,从来不赌风口,他们选择直接掀桌子,自己定义风。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