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还是廉航?我国交通选择高铁背后的经济逻辑!

不少人会疑惑,当美国和俄罗斯忙着发力航空领域时,我国为啥一门心思大规模建高铁?发展廉航难道不能带来更好的收益吗?其实这背后藏着一套贴合我国国情的经济考量,咱们一步步把这些门道说清楚。

高铁还是廉航?我国交通选择高铁背后的经济逻辑!-有驾

抓住机遇,我国高铁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发展高铁,刚好踩准了经济扩张的黄金窗口期。21世纪初那几年,我国有个明显的特点:人口数量多,可物价和人工成本都比较低。这种丰富又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对大规模搞基础设施建设太有利了,像房地产、交通这些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的领域,都能借着这股劲儿快速推进。

高铁还是廉航?我国交通选择高铁背后的经济逻辑!-有驾

当时的铁路系统就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一方面从国外引进成熟的技术,为后续发展铺路;另一方面积极向国家申请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就是靠着这样的操作,仅仅用了8年时间,我国就建成了总里程1.8万公里的铁路,这里面有8000多公里都是技术含量更高的高铁。这一番快速建设,直接为我国后续高铁的持续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能源需求,高铁成了优选

再从能源角度看,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早在2000年,我国原油消费量就达到了21232万吨。不光是原油,煤炭和天然气也一样,都得依赖进口,而且进口量一年比一年多。在这种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情况下,高铁的出现正好契合了我国的需求——它是个只靠电力驱动的“大家伙”。

高铁还是廉航?我国交通选择高铁背后的经济逻辑!-有驾

更关键的是,当时我国还预判到,未来电能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后来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个判断,截止到2024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8.89亿千瓦,在总装机容量里占比超过一半,达到了56%。同时,特高压技术的不断突破,让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大大降低,输电价格也跟着直线下降。

高铁还是廉航?我国交通选择高铁背后的经济逻辑!-有驾

就拿扎青特高压直流工程来说,它的输电价格每千瓦时只要4.12分(还包含税费),而且输电过程中的线损率仅仅是2.69%。这样的技术和工程优势,让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力价格不断走低。比如内蒙古的光伏电价,已经降到了每度0.25元,青海的风电价格更低,每度只有0.22元。电力成本的下降,也让高铁的运营更具经济性。

高铁还是廉航?我国交通选择高铁背后的经济逻辑!-有驾

带动产业,高铁的经济效益很可观

从经济效益来看,高铁带来的好处可不止于交通本身。现在我国动车组的关键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100%。一列8编组的复兴号动车组,光是零部件就有4万多个。这些零部件的生产,直接辐射到了600家配套企业,还有1500家二级供应商。而且,高铁产业还能产生5倍的产业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

高铁还是廉航?我国交通选择高铁背后的经济逻辑!-有驾

像贵州等西部省份,在开通高铁之后,旅游业受到的带动特别明显,旅游收入平均增长了300%。可能有人会问,既然高铁效益这么好,为啥国铁集团还背着万亿负债,年年亏本呢?而春秋航空2024年净利润就有22.73亿元,难道发展廉航不是更能赚钱吗?咱们先看看春秋航空为啥能盈利。

精打细算,春秋航空的盈利秘诀

其实并不是所有廉航都能像春秋航空这样赚钱,它的盈利,全靠“抠”出来的细节。在飞机采购上,春秋航空就很有讲究,买的都是空客A320和A321的同系列机型,配备的发动机也是同一款式。这样集中采购,不仅能降低采购成本,后续维修起来也更方便,能节省不少维修费用。

高铁还是廉航?我国交通选择高铁背后的经济逻辑!-有驾

2023年上半年,春秋航空有120架飞机,维修费总共才2.96亿元。而南航拥有897架飞机,同期的维护费却达到了48.5亿,一对比就能看出春秋航空在维修成本上的优势。除了控制成本,春秋航空还在飞机利用率上下功夫。它的飞行时段不像其他航司那样集中在早8晚9,而是选择错峰出行,还把长途和短途航线结合起来安排。

要知道,飞机的固定资产折旧、场地租赁这些费用,都是按时间算的,就算飞机停在那儿不飞,这些费用也得扣除。与其让飞机闲置,不如多飞两趟多赚点钱。而且,光是2025年第一季度,春秋航空的客座率就达到了90.5%,比同期国航、东航、南航的客座率多出了10%。也难怪大家会把春秋航空称为“空中绿皮车”,它确实在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做到了极致。

高铁还是廉航?我国交通选择高铁背后的经济逻辑!-有驾

现实制约,我国不大力发展廉航的原因

虽然春秋航空盈利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适合大规模发展廉航,因为背后有不少现实难题。首先就是燃料问题,飞机用的航空煤油,成本特别高,能占到航空公司总成本的40%。2022年的时候,国际油价一度突破130美元每桶,就这一下,直接让国内的航空公司全年亏损了2160亿。油价的波动,对航司的盈利影响太大了。

高铁还是廉航?我国交通选择高铁背后的经济逻辑!-有驾

其次是运力方面的考虑。就拿复兴号动车组来说,一列8编组的列车,载客量能达到576人。而在我国民航机队里,占比最多的机型是波音737-800,这款飞机最多只能载客189人。算下来,一趟高铁的载客量,差不多能抵上3趟这样的飞机。我国有超过14亿人口,平时的出行需求非常大,单靠飞机的运力,根本没办法满足。

而且高铁还能根据客流量自由调整编组,增加载客量,灵活性比飞机高得多。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在飞机核心技术上还没有完全掌握,很多关键技术和部件还得依赖国外,很容易受到国外技术限制。综合这些因素来看,大力发展廉航,并不符合我国当前的交通需求和发展实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