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亚迪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原因在于它获得了来自财政部的一大笔补贴。
2024年5月底,财政部发布了当年首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这些补助并非面向消费者,而是直接给予车辆生产商,其中比亚迪成为了最大受益者。
此次补贴总额为229.33亿元,比亚迪独得79.26亿元,占总额的34.56%,其后依次是特斯拉、上汽和广汽,分别拿到19.6亿元、16.5亿元和14.2亿元。
比亚迪表现突出
从获得的补贴金额来看,比亚迪遥遥领先,这引起了一些网友的疑虑,他们好奇比亚迪是否得到了某种特别的待遇。
具体来看,这次补贴包括两部分,一是2022年度的清算资金,另一部分则是2024年的预拨资金。
在2022年度的清算中,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补贴上独占鳌头,获得了68.65亿元,占到了44%,而广汽和上汽的补贴超过10亿元,特斯拉则是8.3亿元。
而在2024年的预拨资金中,比亚迪获得10.61亿元,居第二,仅次于特斯拉的11.26亿元。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快速增长,全年共销售567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7.6%,比上年增加了12.6个百分点。
在销量排行榜上,比亚迪无疑表现出色,2022年销量近180万辆,同比大增208%,特斯拉和五菱分别以43.98万辆和44.2万辆排在其后。
比亚迪的销量远远超过第二名和第三名,差距达到了四倍多。
从数据来看,比亚迪获得较多补贴是因为其销量巨大,贡献显著。
求发展必出海
比亚迪虽然国内获得大量补贴,但其发展前景如何?
比亚迪正在加速其国际市场的扩张。
2022年,比亚迪出口车辆只有5.5万辆,而到了2023年的前11个月,其出口量激增至21.6万辆,增幅达360%。继在匈牙利设厂后,比亚迪宣布将在欧洲再投资建立第二家工厂。
比亚迪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原因之一是,国内市场已难以吸纳持续增长的产能,竞争日趋激烈。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74万辆,同比增长约36%,但多数车企销量未达预期,只有比亚迪和理想完成了销售目标。
在两年间,特斯拉的年产能从60万辆增至100万辆,而比亚迪则从80万辆增至250万辆,其他新兴品牌如蔚来、小鹏和理想的产能也逐年增加,均超过100万辆。
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总产能达到1346万辆,但实际利用率仅为57%,而通常产能的正常水平应在79%-83%之间,低于此标准意味着产能过剩。
2024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新能源乘用车的年增量仅为210万辆,同比增长20%,而2023年的增幅为36%,增速显著放缓。
今年,20家主流车企将竞争这210万辆的市场增量,竞争异常激烈。
而比亚迪自己,在2023年已实现300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近70%,在国内市场仅有20%的增量显然无法满足其增长需求,因此必须转向海外市场。
出海也是成为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回顾全球汽车工业强国的发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汽车产业都曾经历过海外扩张。
例如日本,其国内市场及出口总销量约800万辆,而如丰田和本田等企业的全年总销量却达到了2400万辆,其中1600万辆是在海外工厂生产的。
这不仅节约了长途运输成本,还能绕开关税和贸易壁垒,更好地融入当地经济。
全球化迅速推进
比亚迪显然深知这一点,2021年标志着其新能源乘用车出海的元年,首站是挪威,2022年其又加快布局了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德国、墨西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比亚迪的全球布局进一步扩展,新增英国、约旦和西班牙等市场,今年则继续聚焦欧洲。
比亚迪的海外工厂将陆续投产,预计年产能将达到百万辆。
最后一段:
比亚迪不仅是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还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者,其加速海外扩张为其他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铺路,推动更多中国车企走向国际市场。
在海外投资建厂,不仅能提升比亚迪的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还有助于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实现双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