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赛力斯最近的一些操作,总给我一种“悟了”的感觉。
不是那种技术突破的悟,而是那种打架打输了,躺在地上突然想明白怎么用板砖的悟。你看它搞这个蓝电E5 PLUS,纯电续航直接给你干到230km,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在跟所有同行说: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
在如今这个电车市场,所有人都跟疯了一样,技术名词满天飞,什么800V、激光雷达、智能座舱,大家都在拼命修仙,想早日渡劫飞升。结果赛力斯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突然不念经了,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一把加特林对着天上开始扫射。230km的纯电续航,对于一个插混SUV,尤其是一个定价可能还在十几万区间的车,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是一种精神状态问题。
我跟你说,现在的车圈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而是黑暗森林。最好的防守不是做个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大家一起喝西北风。如果说之前别家车企是在抢蛋糕,那蓝电E5 PLUS这一手,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对手放过。这一招的杀伤力,不在于它技术多牛逼,而在于它足够简单粗暴,足够不讲道理。
你看,其他车企还在跟你讲什么“能量密度”、“风阻系数”,讲得天花乱坠,听得人云里雾里。蓝电直接把说明书撕了,告诉你,我电池就是大,就是能跑,服不服?这种感觉,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这边还在摆架势,念心法,那边直接一记王八拳就呼脸上了。不体面,但极其有效。因为对于大多数买这个价位车的人来说,他们的核心需求就一个字:省。你纯电续航长,就意味着我能少用油,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这逻辑简单到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然后你再看它堆的其他料。什么FSD悬架自适应调节,说白了就是个玄学减震,能自动变软变硬。这玩意儿放在三十万的车上是应该的,放在十几万的车上,就属于“不务正业”了。还有那个豆包座舱大模型,一个赛博陪聊,再加二排娱乐屏和杜比音效。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些配置的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这帮产品经理是不是把对手的配置单给偷过来了,然后挨个打勾,最后再来一句“加大,加大,通通加大”?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打法。它不再遵守所谓的“市场定位”和“成本控制”,它的逻辑变成了“我有什么,就给你什么,而且要给到你不好意思”。这种行为艺术,放在过去叫亏本赚吆喝,放在现在,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讲真,我小区的充电桩永远被几台网约车占着,想充个电跟打仗一样,还谈什么长续航。但230km这个数字,它给你的不是实用价值,是一种心理上的“任意门”。它让你觉得,我不是被续航绑架了,而是我“可以”只用电。这种感觉,跟特斯拉车主那种“信仰”还不一样。特斯拉车主是觉得“我开的是未来”,而蓝电车主想的是“我今天又省了50块油钱,爽”。这两种爽,都很真实。
而且别忘了,这车背后是赛力斯。赛力斯这两年砸研发,那叫一个疯狂,70多亿,专利拿到手软。这就像一个闷声发大财的理工男,平时不说话,一开口就是一堆你听不懂但感觉很牛逼的公式。它那个魔方平台,能兼容超增、纯电、超混,简直就是个汽车界的“压缩毛巾”,需要什么形态就给你泡发出什么形态。最重要的是,人家蓝电E5跑了10亿多公里“零自燃、零动力中断”,这在今天这个动不动就“热失控”的年代,简直是一股清流。
但这一切花里胡哨的,最后都指向一个流氓结论:它很可能还是那个价。用15万的配置,卖10万的价格。就问你怕不怕?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企比作修仙渡劫可能有点中二,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内味儿一下就对了?大家都在拼命修炼,积累灵气(技术),锻造法宝(功能),结果蓝电这种选手,直接找到了一个灵气特别浓郁的山头(超长续航),然后开始疯狂吸,把自己吸成了一个胖子。它可能打起来不好看,但真耗起来,能把所有人都耗死。
所以,别再分析什么技术路线了,也别扯什么品牌调性了。在绝对的性价比和绝对的续航面前,所有的情怀和玄学,都显得有点苍白。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于代码,而在于能不能躲开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同理,一个车好不好的关键,也不在于它有多少黑科技,而在于它能不能让你在加油站里,对着油价淡定地笑一笑。
这简直就是发疯!彻底不当人了!蓝电E5 PLUS这一套组合拳,打的不是产品力,打的是人性。它在赌,赌消费者最终会回归到最朴素的价值观: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而这个赌局,它赢面很大。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