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开了7年奥迪的“老炮儿”,最近把座驾换成了理想L6 Max。
才一年不到,里程数就轻轻松松过万,这哥们儿直接就来“摊牌”了,一脸“后悔没早换”的表情,这事儿可不小!
从曾经那个油光锃亮的德系豪华铁马,一跃成为新能源阵营里的“当红炸子鸡”,这体验,简直就是“省钱、省心、玩法多”的完美结合。
当然,他也坦言,这车虽好,但也有那么点“小瑕疵”,让追求极致的他,偶尔会犯犯“强迫症”。
想跟风入手的各位,不妨先听听他这番“肺腑之言”,再做决定也不迟。
想当年,每逢长途出行,奥迪的油耗就像个无底洞,每次加油,那心疼劲儿,简直是“割肉”一般。
可如今,L6 Max的“可油可电”模式,彻底颠覆了他的出行体验。
满油满电,一次出发,就能直抵目的地,告别了那挥之不去的续航焦虑。
尤其夏天,车辆露营更是让他“如鱼得水”。
驻车空调、车载冰箱,22℃的恒温环境,冰镇饮料随手可得,这场景,简直是把“诗和远方”搬进了车里。
试想一下,在寂静的夜晚,车内暖意融融,还能享受冰箱里的冰镇饮品,这种惬意,岂是油车能比拟的?
他那露营时的实拍图,恐怕让不少油车党看得“心痒难耐”。
再说说日常通勤,20公里的往返,纯电模式下的L6 Max,续航表现稳定得让人安心。
夏天轻松150公里以上,一周充一次电绰绰有余。
即便在寒冷的冬季,空调、座椅通风全开,续航缩至120公里,但与油车相比,那节省的开销,简直是“天文数字”。
他提供的实测数据更是让人信服:市区通勤60公里,电耗仅19kWh,每公里成本只需3毛7。
算上一笔年度总账:油电费5000元(电费还靠积分抵扣,油费更是微乎其微),保险4400元,保养DIY仅89元,总计9000元即可搞定。
更令人咋舌的是,车辆电池健康度高达95.6%,这保值能力,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
这位老司机对L6 Max的智能驾驶系统,可谓是“爱恨交织”。
高速公路上的导航辅助驾驶(NOA),简直是“解放双手”的福音。
自动跟车、自动超车,配合得天衣无缝,比许多经验老道的司机还要稳健。
即便开上两小时,也能从容追完一集电视剧,让长途驾驶变得轻松愉快。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在城市复杂路况下,智能驾驶系统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
特别是狭窄路段,面对突然出现的电瓶车,变道和避让的犹豫,还是会让人不禁捏一把汗。
所以,这位老司机也给出了他的“经验之谈”:智能驾驶是长途旅行的得力助手,但在市区,驾驶者还是需要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接管。
关于L6 Max的底盘调校,曾有人诟病其“软绵绵”。
但这位老司机却发现了“乾坤大挪移”的秘诀——调整驾驶模式。
在坑洼的城市道路上,他会切换到“运动模式”,此时,CDC悬架的支撑性更强,过弯侧倾减小,刹车响应也更灵敏,确保了家人乘坐的舒适性。
而当车辆行驶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时,“舒适模式”则能带来极佳的滤震效果,让长途驾驶不再腰酸背痛。
他个人的“独门秘籍”是:将动力回收设置为标准,同时将悬挂和转向都调整至运动模式,这样既能享受驾驶的乐趣,又能兼顾续航。
当然,即便是如此“香喷喷”的L6 Max,也免不了有些“小瑕疵”,让追求完美的他,忍不住犯起了“强迫症”。
首先是车灯,对于习惯了奥迪激光大灯的“老炮儿”来说,L6 Max的照明亮度,确实有些“捉襟见肘”,夜间驾驶需要格外小心。
其次是喇叭,它的设计显得有些“反客为主”,轻按无声,重按则如惊雷,提醒行人时,全凭运气。
而奥迪那种细腻、随心的喇叭手感,则成为了一种“回忆”。
最后是雨刮,冬季橡胶条变硬,刮玻璃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而自动雨刮在识别雨量大小方面,也常常“慢半拍”。
最后,这位老司机也毫不吝啬地分享了他的选车心得。
对于注重性价比的“精打细算”一族,30万以内的L6 Max,在配置上已然“满血复活”,冰箱、激光雷达等配置一应俱全,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明智之选。
而对于家庭用户,追求极致的舒适与娱乐体验,L9无疑是更合适的选项,它宽敞的后排空间和舒适的座椅,定能让全家人都满意。
至于那些预算充足、追求“奢华”体验的“金主爸爸”们,LMEGA就是他们的“终极答案”,那旋转座椅和无敌的内部空间,简直就是移动的“五星级会客厅”。
总而言之,L6 Max以其出色的表现,成功地向世人证明了新能源汽车的强大生命力。
它在节省开支、增加驾乘乐趣以及提升出行效率方面,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然而,正如这位老司机所言,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它与传统豪华品牌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如果你对L6 Max心生向往,不妨在试驾时,将车灯、喇叭和雨刮这几个“小细节”作为重点体验环节。
若这些方面皆能让你满意,那么L6 Max无疑是你值得拥有的“心头好”。
倘若实在难以容忍,不妨再将目光投向极氪、小米等新势力品牌,或许在那里,你能找到更合你心意的“理想之车”。
各位理想L6 Max的车主们,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也曾有过什么令人拍案叫绝的“神操作”,或是让人啼笑皆非的“翻车”经历?
不妨在评论区畅所欲言,让大家一同分享这份用车乐趣,也为后来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