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当初选择到鄂西北大山区十堰市落户,主要是解放初期出于战略安全方面的考虑以及备战的需求,当时光的指针来到了21世纪,国际形势已经基本稳定,而且我们国家已经从计划经济过渡到了市场经济,东风公司需要发展壮大,需要走出去开拓市场,与国际形势接轨,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东风公司所以首选了湖北省会武汉市。东风公司将总部搬迁到武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武汉有更好的区位与资源条件,更能优化公司的长远发展。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水陆交通便利,信息通达性好,工业基础雄厚,市场条件优越,科技人才集中。
在2003年的9月,东风汽车公司正式“迁都”武汉,该公司搬迁武汉的最好理由是“提升东风的国际竞争力”。东风汽车公司选择在武汉落户,武汉市自然是热烈欢迎的。为了欢迎东风汽车公司,武汉市诚意满满的拿出了大量工业用地,为东风汽车公司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提供了大量产业园用地和政策优惠。并且围绕着东风汽车的产业集群,专门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修建了一条长达13公里的主干道,而且直接用东风汽车公司名称命名为东风大道。正是借这条东风大道的“东风”,这条大道最终为武汉“引”来的不止是一个东风汽车,而是引来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汽车产业集群。
大家要注意,这条大道虽然名叫东风大道,它并不是东风汽车专用的产业大道,而是整个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汽车产业的产业大道。在东风汽车率先落户后,如今的这条东风大道沿线已经拥有了7家整车厂(后面会有7家整车厂的详细名单)、12个汽车总装工厂、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4家省级以上汽车研发机构,其汽车年产量已经超过了百万辆,年汽车工业总产值超过3400亿元,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汽车工业密集度最高的轴线之一,因为武汉经开区拥有“车都”与“车谷”的美誉,因此东风大道也被誉为“车都之脊”,这个意思就是东风大道是车都的“脊梁”之意。
武汉的东风大道拥有千亿级的“超级朋友圈”已经不算新闻了。30多年来,“一辆车”(东风)破圈,“一个谷”(武汉经开区又名“中国车谷)兴起,中国汽车工业从燃油车走向新能源车的迭代图景在这里展现。资料显示,东风大道是武汉最早实现千亿元工业产值的产业大道。要知道,33年前,东风大道还是武汉市汉阳县(现武汉市蔡甸区)郊的一条老国道,通俗的来讲它以前就是汉阳县的农村地带,如同弹指一挥间,今天,一条世界级的汽车工业走廊却在这里日渐成形。而且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一个万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这说明武汉的经济已经从“钢时代”向“车时代”华丽转身。
东风大道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呢?东风大道以汽车制造为支撑的主导产业,它也是武汉这座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型产业,长期以来对武汉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的。东风大道聚集了东风汽车、东风本田、神龙汽车、东风乘用车等7家整车厂,以及法雷奥、康明斯等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其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这些企业不仅为武汉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通过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延伸,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东风大道的众多企业并且都纳税额巨大,这为当地的财政收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东风大道对武汉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贡献巨大。
其次,东风大道作为武汉汽车工业的大走廊,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武汉整体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汽车制造业一直是武汉的重要经济支柱,贡献了约20%的GDP。东风汽车集团在武汉的布局和发展,使得武汉的汽车产业与东风汽车集团紧密相连,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整个东风汽车累计有效专利超2.44万件,其中智能网联与新能源专利占比35%,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车企发明专利授权量榜首。而以武汉东风大道为主体的汽车制造业一直是武汉的重要经济支柱,贡献了全市约20%的GDP,东风大道为千亿级的产业大道绝对是名副其实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