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己眼光,花30万提辆丰田汉兰达,车主:我只想说真实感受

去年夏天,我和老婆带着两个孩子去海边玩了一趟。当时开的是家里那辆老轿车,后备箱塞了两个儿童推车、两个行李箱,后排座位上还堆满了零食玩具。结果一路上,三岁的儿子不停踢前座椅背,五岁的闺女在后排翻来覆去喊挤,我和老婆对视一眼,默契地达成了共识——这车真的不够用了。

坚持自己眼光,花30万提辆丰田汉兰达,车主:我只想说真实感受-有驾

「选车就像挑队友,得能扛事儿」

坚持自己眼光,花30万提辆丰田汉兰达,车主:我只想说真实感受-有驾

回家之后,我们直奔4S店扎堆的汽车城。原本想着随便看看,结果一进丰田展厅,老婆就被展厅中央的黑色汉兰达吸引了。车身棱角分明,车头大灯像两把锋利的武士刀,五米长的车身往那一停,气场直接拉满。销售小哥笑着递来钥匙:「带孩子试驾?这车后排能跷二郎腿。」

坚持自己眼光,花30万提辆丰田汉兰达,车主:我只想说真实感受-有驾

坐进驾驶座第一感觉是「稳」。方向盘握感扎实,座椅像被一双大手托着,腰部和肩膀的支撑特别到位。混动版起步特别安静,轻踩油门车子就滑出去了,红绿灯起步时旁边的轿车还在轰油门,我们已经在路口中间了。最让我惊喜的是油耗——试驾路线有市区有高架,表显油耗才6.2L。销售指着中控屏上的能量流示意图解释:「电池电量足的时候,60码以下都能纯电跑。」

坚持自己眼光,花30万提辆丰田汉兰达,车主:我只想说真实感受-有驾

「空间魔术师,把全家装进车里」

坚持自己眼光,花30万提辆丰田汉兰达,车主:我只想说真实感受-有驾

真正打动我们的是实用性。第二排座椅前后能滑动足足18厘米,闺女在后排伸直腿都碰不到前排座椅。第三排打开后,刚好够放两个儿童安全座椅。销售现场演示了「一键放倒」功能:第三排座椅像变形金刚一样折叠进地板,后备箱瞬间变成一张双人床大小。老婆当场拍板:「以后露营不用搭帐篷了,直接睡车里!

坚持自己眼光,花30万提辆丰田汉兰达,车主:我只想说真实感受-有驾

提车那天,我们特意叫上父母一起验车。老爷子绕着车转了三圈,敲了敲车门:「这钢板厚度,听着就踏实。」丈母娘坐进第三排,膝盖离前座还有一拳距离:「比老张家的奥迪Q5宽敞多了!」最逗的是两个孩子,钻进后备箱就不肯出来,非要让我把露营装备摆出来「过家家」。

坚持自己眼光,花30万提辆丰田汉兰达,车主:我只想说真实感受-有驾

「混动黑科技,省油省出新境界」

坚持自己眼光,花30万提辆丰田汉兰达,车主:我只想说真实感受-有驾

开上汉兰达之后,我养成了个「怪癖」——每次加油都要拍照发朋友圈。上次去加油站,92号油单价7.8元,加了52升才花406块,表显续航直接跳到980公里。加油站小哥都惊呆了:「哥你这大家伙比我家卡罗拉还省?」其实秘诀全在混动系统:市区堵车时电机接管,发动机基本不启动;高速上油电配合,开空调跑120码也就7个油。有次和开途昂的同事拼车出差,他看着我5.9L的油耗直摇头:「你这车喝的是掺了水的汽油吧?

「细节见真章,这些设计太懂中国人」

开了大半年,发现这车藏着不少小心思。中央扶手箱像个无底洞,能塞下六瓶矿泉水+折叠伞+车载吸尘器;中控台下面的镂空层,刚好放下老婆的托特包;门板储物格特意做了防滑垫,孩子的奶瓶再也没滚落过。最贴心的是后排独立空调——有次丈母娘坐后面说冷,不用停车就能单独调温度。

上个月带全家去崇礼滑雪,零下十五度的盘山路上,混动系统照样稳如老狗。爬坡时发动机和电机同时发力,根本听不到嘶吼声。表弟开着他的某国产新能源车跟在后面,到山顶就吐槽:「你这车怎么跟永动机似的?我电量都掉了一半!

「30万花得值,这些体验买不来」

前几天接客户去机场,对方一上车就夸:「这车坐着比我们公司的GL8还舒服。」其实秘密在底盘调校——过减速带时像压过一块厚海绵,走烂路也没有咣当乱响。等红灯时客户盯着中控屏问:「听说丰田车机不好用?」我笑着唤醒语音助手:「打开天窗,空调调到24度。」看着缓缓开启的全景天窗,客户竖起大拇指:「比我的宝马还智能!

现在每次停好车,我都会在车里多坐两分钟。听着混动系统特有的「嘀嗒」关机声,摸着方向盘上的真皮缝线,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车的温度」。它不只是一台机器,更像是懂你的老伙计——知道孩子什么时候会踢座椅,记得老婆最爱23度的空调,清楚我上下班最顺的那条路。

要说这车有没有缺点?反正我们家没人挑得出毛病。前两天邻居买了辆某品牌增程式电动车,嘚瑟地跟我说能充电能加油。我指着汉兰达车尾的HEV蓝标笑道:「我这儿油电自由切换,还不用找充电桩。」看着他一脸懵的表情,忽然觉得当初坚持选汉兰达,真是我做的最明智的决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