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问界M7尚界H5大规模交付,豪车品牌扎堆入华,中国智造优势

人家总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真是谁也挡不住。你看现在这个车市的事儿,不就是特别像十几年、几十年那种“兔子打翻猎狗队”的戏码?新问界M7、尚界H5一规模交付,这边全球顶级豪车品牌扎堆进中国市场,另外一头咱中国自己的品牌正“起势卷天”,“BBA(奔驰、宝马、奥迪)T(特斯拉)时代”眼看就要收尾了。这画面,你说奇不奇?

想当年,谁能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世界上最会造车的、最会卖车的,西装革履一坐,指着中国人鼻子说:“哎呀,要想有点面,就得买辆我们的车。”多少国人,掏空六个钱包才把BBA开回家,图片、钥匙、朋友圈,全憋着劲炫耀。那会儿要说,要做中国品牌,还能打赢这些国际豪门,估计能把你给嘲笑死。

可现在,看见没?人家突然发现,中国的消费者不是傻子。中国品牌的车,已经让那些高高在上的豪门如坐针毡,不来中国这片拼一把,根本就保不住未来。这不仅仅是价格战,比配件、比体验、比科技,甚至是比谁更能“懂中国人”。

真要说智能电动车这场仗,啥叫“鸿蒙智行”?啥叫“问界M7”?不是说着玩的,也不是玄乎其玄的词汇,就是把最硬核的技术、最懂人心的体验,拼成了一张砸在整个世界面前“中国最强名片”。一帮老外的豪车,不进步不创新,天天就想靠老底混日子。现在你看咱自己的企业干得咋样?

新问界M7尚界H5大规模交付,豪车品牌扎堆入华,中国智造优势-有驾

华为的余承东,不就特别典型吗?这位当年干通信的“疯子”,现在变成了干汽车的“狠人”。他最有意思的风格就是,一上来全是大口号大目标、“我要再造一个新华为”“我要把BBA打下来”,听着好像嘴炮,但每次他都真能干成。你以为那都是吹牛?华为通信设备碾压诺基亚、爱立信的时候,外企还觉得中国只能打下O了能;拿下全球5G、再到手机市场比肩苹果三星,谁信?信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回头琢磨琢磨,这些年中国车企图啥,不就是要把老外教给我们的东西反过来还给他们?得益于基础科技和芯片突破,得益于国产软件、自主操作系统崛起、得益于深耕供应链和拼命创新,中国品牌终于掌握了话语权,自己定义了“什么叫未来的汽车”。

可这背后哪来那么容易——这一路走下来满路的坑、全是明争暗斗。你以为中国品牌春风得意,那是看见了成片成片的果实。人家余承东们,一会被美国全面封杀、一会被自家决策层“按头”、一会主机厂又跟你扯皮磨合,一会竞对故意放冷箭。什么叫“孤军深入”,什么叫“生死关头”,一点不夸张。问界最早不过两三年还被人按在地上摩擦,蔚小理怎么踩都踩不过的,但熬过那阵,短短一年多,风向就变了。

最厉害的地方不是说他逆风翻盘,而是“怎么借势、怎么用势”。比如重庆市愿意拿80个亿先把工厂盘出来,搞赛力斯超级工厂,这要是没有地方政府的眼光,还真成不了爆款。再比如,升级域控制、攻克7纳米芯片、用上自研的鸿蒙座舱、昇腾芯片,哪里都是死卡脖子的环节,一个个地硬啃下来。看着“问界M5”“问界M7”这两粒“闲棋冷子”突然开挂,销量一下飞起来,才有今天的底气。

你以为一个品牌大定3.5万辆、月销量冲十四五万就到顶了?你以为新问界M7、尚界H5规模交付每月十万的量就算到达终点了?不是的——人家布局是50辆起步的“鸿蒙智行大军”,正姿势拼命往上冲!问界M9、享界S9T、接下来的一堆智能高端车型,都是硬生生朝“干掉BBA销售冠军”这一个目标去的。技术路线、产品定义、市场战略、人机交互、自动驾驶、英伟达FSD,哪一个不是力压老外?

你再看国外的套路。美帝依靠“第二条智能电动汽车解决方案”——啥特斯拉、谷歌、英伟达、台积电一搅和,好像攻不可破。但你仔细算,咱全栈自研的科技体系,已经触到了人家的手指缝里,50%都被分走了。别光看表面风光,芯片,算力,操作系统、软件,自动驾驶……中国品牌的优势越来越大。你说是不是能干掉他们?很明显,这一次我们不是跟跑,是要超车。

但正因如此,竞争从价格层面转到了系统能力、产业集群甚至生态打法上。这个领域已经变了味儿,过去比的是发动机变速箱,现在看你车内有多少算力、操作系统是谁家的、智能座舱是不是鸿蒙、激光雷达是不是自研,自动驾驶敢不敢上一步到L3、L4实时商用。你瞅瞅数据——华为自动驾驶纯辅助里程早就几十亿公里,全国无图驾驶、全球首家,一年用三百万次的智能泊车。老外还在研究什么高精地图、FSD的那套,咱已经“封神”。

当然,这事也不是风平浪静,人家巨头也不是傻子。你看特斯拉、BBA、新的保时捷保、雷克萨斯进中国,愈发卷得一塌糊涂。价格战、宣传战、还有技术“卡脖子”那堆极限施压,都没手软。这不是你赢了几场仗就算完事的。再强,同样得防老外联合反扑,把你变成空有技术的边缘队员。所以,中国车企如果现在膨胀了,忘了提防,乱了队形,也很快会被重新拍进泥里。市场的镰刀谁都割,不信你看前两年那些自信满满的新势力,一个季度说消失就消失了。

新问界M7尚界H5大规模交付,豪车品牌扎堆入华,中国智造优势-有驾
新问界M7尚界H5大规模交付,豪车品牌扎堆入华,中国智造优势-有驾

再一点,现在中国造车的难处其实也挺多,说到底基础产业链的难题还没完全破。虽然7纳米、鸿蒙OS、昇腾芯片很牛,但想保证50-100款车型持续供应稳定,能完全甩掉美系产业体系,那还得各行各业都死磕下去。你和上游厂商、地方政府、车企集团的博弈,每一步都不能轻敌。有的人还觉得靠补贴、靠合资就能混,可是市场永远不会惯着你。

问题也出来了:未来五年中国牌照的智能汽车江湖,是真正高质量创新大突破,还是走回低水平内卷,反而被价格战拖死?我们怎么才能保住现在来之不易的优势、不被别人“反向卡脖子”?我们这么多品牌一窝蜂上,一百种风格、五十种定位,消费者到底想啥?市场能不能消化得了,能不能卖得动?

新问界M7尚界H5大规模交付,豪车品牌扎堆入华,中国智造优势-有驾

或者更直接一点——数字化、智能化的这波高潮,还能高潮多久?你看得见AI、自动驾驶大爆发,但消费者是不是愿意一年一换车,一代一升级?哪一天市场冷静了,智能电动车会不会像智能手机那样遇到天花板,走到全面平价、全面同质化?谁能够在真正“无差异”的市场状态下,靠理念、细节、服务细水长流,不至于被淘汰?

新问界M7尚界H5大规模交付,豪车品牌扎堆入华,中国智造优势-有驾

还有一个“灵魂问题”:大家到底买车图什么?单纯为了科技体验,还是面子,还是性价比,还是安全感?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在逼着中国车企,拿出真本事,一步步跟全球巨头掰腕子。现在大家都在等,等着2025、2026年,真刀真枪的L3、L4能不能规模落地,智能化最终带来的是“人人都能享受的技术平权”,还是“一个新的奢侈分层”?

说到底,这一切都回不到燃油车时代了。智能电动、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是一场彻彻底底的“王者对决”。有的人会笑,“海外巨头们是不是该认输了?”可你别忘了,技术优势没有永恒,市场永远是最冷酷的屠夫。谁能用新思路引领世界,谁能用中国式创新卷死全球,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