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长安UNI-V的实车照片出来了,这次换代看着挺实在,不是那种小改小闹的升级。
长安一直想抓住年轻人的心,这从UNI-V的定位就看得出来。
但是这代车要面对的环境,可比它前辈们那时候难多了。
像思域这种老牌运动轿车,虽然没以前那么火,但毕竟名声在外,还是有很多人认。
更麻烦的是,以前看不上这个价位的新能源车,现在也开始降价,挤占大家的地盘。
所以,长安在这个时候推出换代车,要么是手里真有两把刷子,要么就是被市场逼得没办法,必须拿出新东西来。
看这照片透露出的信息,我觉得他们是挺有信心的。
这次的外观设计确实搞得不错。
它不像现款那样,生怕别人不知道它很运动,而是变得更沉稳,但骨子里那股狠劲还在。
车头那个封闭式的前脸,配上一对向上翘的L形大灯,有种不动声色的厉害,比现款那种硬凹出来的运动感要高级。
梯形的蜂窝格栅大小也正好,没搞得太夸张,跟整个车头看着很和谐。
这种设计方法,明显是学了那些豪华品牌,让运动感看着是天生的,而不是硬加上去的。
一些小地方也做得挺好,比如那个半隐藏式的门把手,还有19英寸的熏黑轮圈。
这些东西放在一台10万出头的车上,确实能让车子看起来贵不少。
以前这些都是20多万的车才有的配置,现在长安也用上了,一方面是现在竞争太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想要什么,就是花小钱办大事的那种感觉。
车里的那块悬浮大屏,老实说没什么特别的。
现在造车,没个大屏幕都不好意思出门,这已经是基本操作了,算不上什么亮点。
所以,这块屏幕好不好看是小事,关键是里面的系统用起来怎么样。
长安的车机系统,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稳当,但没啥新花样。
这次会不会有变化,比如系统用起来更顺滑,能装的东西更多,软件更新更勤快,这些才是真正影响体验的地方。
不过,他们说有个Face ID刷脸开车门的功能,这个听起来还挺新鲜。
要是真能做到人一上车,座椅、后视镜就自动调好,音乐也登录了自己的账号,这种不用自己动手的感觉还是很好的。
至少在宣传上,这是个好东西,就看实际用起来是不是真的那么方便了。
动力这方面,长安这次是下了本钱的。
2.0T发动机的马力从236匹加到了245匹。
你别小看这9匹马力,在10万这个价位,想多压榨出一点性能,都是要花钱花技术的。
这说明长安对自家的发动机技术有信心,敢跟那些合资品牌的明星发动机比一比。
变速箱也给了7速湿式双离合和8AT两种选择,起码从硬件上看,它已经不比同级别的车差了。
当然,卖得最多的1.5T版本还是192马力,这个也没啥好奇怪的。
毕竟要控制价格,让车子卖得便宜点。
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想要个好看的外观,对动力没那么高的要求,192马力也完全够用了。
这种高低搭配的做法,很聪明。
价格才是决定UNI-V最后卖得好不好的关键。
现在这款车10.89万到13.99万的价格,放在几年前挺不错的。
但现在市场不一样了,合资车动不动就便宜三四万,新能源车更是往死里打价格战。
如果第三代UNI-V还想卖这个价,甚至还想涨一点,那就必须拿出让大家觉得物超所值的东西。
不然的话,光靠外观和动力提升,很难让人多掏钱。
说到底,长安UNI系列一出来,就带着一股“跟别人不一样”的味道。
UNI-V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一台轿车,更是把这种个性玩到了头。
但是从第三代车型的变化来看,它好像收敛了一些锋芒,设计开始变得更大众化,更容易被多数人接受。
这到底是品牌长大了,还是向市场低头了,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看法。
想又特别又卖得好,本身就是一件很难两全其美的事。
太有个性了,喜欢的人少;太普通了,又没了自己特色。
长安显然在找一个中间点,既要保留UNI系列的运动感,又想让更多人喜欢它。
新车选在6月底上市,这个时间点不错,正好赶上夏天买车的人多。
这台车的外观和内饰都挺有诚意的,动力也够看。
但是现在的消费者都精明得很,不是光看长相好看就掏钱的。
最后能不能打动大家,还得看价格到底是多少,还有就是车开起来到底怎么样。
长安想靠UNI-V扳回一局的想法很清楚,但市场给不给这个机会,就看它最后出的牌硬不硬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