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离量产还有多远,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2030年有望大规模普及,技术与成本仍待突破

我一边坐在车里,一边翻着行业报告,突然发现一句数据挺扎心:到2027年,固态电池的小批量装车或许就能实现,但大规模量产,听起来还真得再等几年。想象一下一辆车,装满了未来科技感十足的固态电池,车内的氛围都变得不一样了。

我记得上个月去试驾一款新高端电动车,那种加速的顺畅感让我心跳都快了点。问销售:用了新电池,续航是不是能更长,充电更快?他笑着点点头,但也说:技术上还在摸索,快充比不过老牌液态电池,但安全性提高不少。这是重点——安全感。一辆车用的电池,安全比续航还重要。

固态电池离量产还有多远,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2030年有望大规模普及,技术与成本仍待突破-有驾

估摸着2025到2027年,半固态电池会先在高端车里试水,比如蔚来ET7、智己L6,大致能拿到300-400Wh/kg的能量密度。这密度这个词,我平时生活中听多了,感觉就像装满房间的空气和堆满沙子,越密封,要用空间越挤。

但问题也多——界面阻抗,操蛋的难题。就像你泡奶奶茶,茶叶和牛奶不调和,结块、分层,影响口感。这界面不良导致电池内阻大,循环寿命短。绝大多数攻关都忙着解决这一点。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硫化物电解质那块还挺头疼:空气不稳定,遇空气就变差。就像沙子遇水会变泥,加工这块,工艺还不成熟。氧化物虽稳定,但脆,容易碎。那些干法工艺工具,又贵又低效,产能有限,良品率低。成本上的问题,就更不用说了。全固态电池的原材料,大概成本是液态电池的三到五倍!这赚头,怎么办?难道未来的车都得卖十几万块才能买得到?

固态电池离量产还有多远,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2030年有望大规模普及,技术与成本仍待突破-有驾

我心里琢磨:要是能把这个技术成熟,成本下降,一切就都变得不同了。可惜我对材料科学的理解有限,究竟哪个方向能突破?硫化物的空气不稳定还没门道,氧化物虽然稳,但太硬...(这段先按下不表)

企业也在跑步:比亚迪、宁德时代都在布局硫化物路线,调调紧。比亚迪还打算在2027年前搞个示范车。哎,你想过没有,这纯靠研发,可能到最后还是要靠试错。他们早都知道,每个难题,解决了就是一个胜利,否则都是徒劳。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我总在想——固态电池的真能像整个行业宣讲的那样,提前赶超液态电池,成为主流吗?还是说,方法总比困难多?(这段猜测,究竟有没有可能成本突然大降?没细想过)

固态电池离量产还有多远,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2030年有望大规模普及,技术与成本仍待突破-有驾

供应链呢?我估算一下:材料成本高,批量采购还得时间。设备制造方面,国产化还在起步,涂布、压片设备要更新换代,得半年一年。这就像装新家,材料买齐了,但工人还在装修队伍中磨合。

你觉得慢点出来,没关系,反正早点出不一定好。我老母亲一句话突然跳出来。嗯,也不能太急,毕竟,咱们看得见的安全感,可能比未来的续航更实在。

关于应用场景,实际上,能落地的优先还是高端车、航天、储能。普通市民用的不多。成本如果还在1元以上/Wh,谁也买不起。预计到2030年,通过工艺和规模的提升,有望降到0.5元/Wh。但要是达不到,会不会就变成纯学术追求?这才是我困惑的地方。

固态电池离量产还有多远,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2030年有望大规模普及,技术与成本仍待突破-有驾

你说,未来能不能让每一輛普通家用车都用上固态电池?还是说,等到它能像普通瓷碗一样标准化了,才更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觉得,一切还得变化一些。

一边想着,一边手指在手机上滑,突然看见新闻说: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未来还会涨。我忍不住笑,像是给自己塞了个大馅。其实我也知道,技术永远在路上。

快到年底了,想像一下,明年开车,车里载的可能还是液态电池,但我心里总觉得,未来的某天,固态电池会不会比我预想得更快一点呢?只要那会儿能让车子跑得更远、跑得更安全,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了。

固态电池离量产还有多远,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2030年有望大规模普及,技术与成本仍待突破-有驾

你有没有觉得,未来像固态电池这样的技术,确实是最后的堡垒,还是我们还得走一遍从实验室到产业的漫长过程?大概,现在就是在等待那一瞬间的到来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