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幻太快了,现在不仅手机成了快消品,连汽车的更新速度也极快。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曾经红极一时,现在落魄潦倒的汽车品牌,你开过哪个?
01 众泰
众泰巅峰时期买它是需要加钱的。
尤其它那款众泰SR9,江湖人送外号“保时·泰”,完全仿照保时捷Macan 外形。
甚至工程师还设计了一个贴心服务,就是换标,顾客买了此车后,轻轻一掰,就能拿下车标,换上自己喜欢的豪车品牌。
然后在大街上四处游荡,收获一阵艳羡的目光,此举可谓领先小米10年。
众泰可谓是成也抄袭,败也抄袭。
由过度依赖模仿,使众泰缺乏核心技术与自主研发能力。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品质和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众泰的产品逐渐失去竞争力。
2019 年后,众泰汽车销量大幅下滑,资金链断裂,工厂停产,经销商维权等问题接踵而至。
2020 年,众泰汽车陷入严重困境,虽有过重组等尝试,但最终失败,如今在市场上已难觅其新车踪影,仅存的一些二手车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与落寞 。
02 斯蒂庞克
就是《潜伏》中让老谋深算的吴站长欲罢不能的那款车。
起初,公司主要生产供加利福尼亚金矿工使用的手推车以及美国西进运动中的马车。后来开始生产汽车。
1902 年,斯蒂庞克发布第一款电池驱动车辆,不过由于电池技术限制,行驶缓慢等问题,1912 年该车型下架,转而生产汽油驱动汽车,并于 1913 年正式开启汽车制造时代。
一战和二战期间,斯蒂庞克获得大量军方订单,生产水陆两用车、轻型装甲车等,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的流行品牌 。
二战后,斯蒂庞克迫切需要恢复民用汽车市场份额。
1962 年,雷蒙德・罗维推出阿文蒂车型,却未能改变公司命运。公司做出错误的设计转型决策,从独特设计转向普通设计,失去品牌特色。
1963 年关闭印第安纳州本德工厂,1964 年关闭南本德分厂,名声和人气急剧消退,最终在 1966 年倒闭 。
尽管斯蒂庞克已消失,但它在汽车设计、生产等方面的创新与尝试,在汽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其老爷车仍受到众多汽车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
03英伦
一个听起来是英国车,其实是吉利与英国合作生产的合资车,代表吉利冲击高端的野心。
2010 年 11 月吉利汽车在北京正式发布英伦品牌,成为继全球鹰、帝豪之后第三个子品牌,标志着吉利多品牌战略全面启动。
此后,英伦汽车推出了 SC 系列、SX 系列等车型,凭借独特的英伦风格设计和部分车型的实用性,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关注,如英伦 SC7 曾有过月销突破 7000 辆的表现。
不过英伦始终面临价格困境。
2014 年,吉利汽车实施 “回归一个吉利” 战略,将旗下全球鹰、帝豪、英伦三大品牌合并为统一的吉利品牌,英伦品牌正式停止使用,其部分车型转入吉利母品牌继续生产。
04 奇观
奇观起初不过是一家从事修配业务的小厂,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濒临倒闭边缘 。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厂长钱汉民与合作承包者挺身而出,决心为企业寻找新的出路 。
彼时,国内汽车市场方兴未艾,皮卡、轿车等车型需求渐长,他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毅然决定进军汽车制造领域,开启了从修配厂向汽车改装厂的转型之路 。
成立初期,奇观汽车精准定位,率先推出皮卡车型 。
在那个交通物流尚不发达的年代,皮卡凭借其兼具载货与载人的实用功能,深受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青睐 。
而且,奇观皮卡还拥有一项独特优势 —— 当时一般货车被限制进入上海,而奇观皮卡却能够畅行无阻 。
这一特殊待遇,让奇观皮卡在上海市场大受欢迎,成为企业送货的得力工具,一时间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销量一路飙升,在上海街头随处可见其身影 。
随着企业发展与技术积累,奇观汽车开始涉足轿车生产 。
凭借前期积累的口碑和经验,奇观轿车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
上世纪 90 年代初,奇观汽车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一年纳税超千万元 。
然而,好景不长,1995 年,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驱激烈,且国家对汽车的技术标准,环保等要求日益严格。
这让研发不足的奇观受到沉重打击,奇观汽车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销量大幅下滑,企业陷入严重亏损 。
1998 年,奇观汽车正式宣告破产,曾经辉煌一时的汽车品牌,就此黯然落幕 。
05 威马
由前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沈晖于2015年建立,首款量产车型 EX5 在 2017 年底发布后,曾连续 17 个月位列新势力单一车型销量榜冠军获得市场的一致认可。
更曾出海欧美,但在 2020 年前后,随着新势力品牌纷纷发力,其目标市场竞争加剧,EX5 的辉煌难以再现,销量不佳导致经营每况愈下,2023 年 10 月申请破产重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