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刚过,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人群突然骚动起来。
某展台前挤满伸长脖子的观众,工作人员反复喊着“发完了”,但仍有不甘心的人试图扒开围栏。 这场面不是限量超跑发售,而是一顶普通棒球帽的派发现场。
标价三位数的周边产品免费送,放在任何品牌身上都堪称大手笔。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些被疯抢的帽子并未印着传统车企的LOGO,而是贴着科技公司出品的汽车品牌标志。
当其他展台忙着讲解参数时,这里观众抢完帽子转头就拍照发朋友圈,硬生生把车展变成了新品发布会现场。
围观者中既有举着单反的老车迷,也有拖着行李箱的外地游客。 几位结伴而来的年轻人直言,原本计划半小时转完展台,结果光是排队就耗掉四十分钟。
现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透露,有人清晨六点就在展馆外蹲守,还有人专程从杭州搭乘早班高铁赶来。
社交媒体实时滚动着各种角度的现场视频。 某博主拍摄的俯视镜头里,灰色帽檐组成的浪潮持续向展台涌动,安保人员筑起的人墙被冲开三次。
评论区瞬间炸出数千条留言,最热门的质疑是:“原价129元的帽子真值这个钱? 还是说品牌溢价已经转移到周边产品上? ”
对比同场竞技的友商,某传统车企推出的定制太阳镜仅需扫码关注即可领取,却直到中午还有存货。
有业内人士翻出数据:去年北京车展某新势力发放的定制T恤,单日5000件发放持续了四小时。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某合资品牌营销总监苦笑道:“我们送的是车载充电线,实用但没人拍抖音。 ”
展馆二层的咖啡厅里,几位提前抢到帽子的观众正在拆解战利品。 帽檐内侧的防汗带印着特殊编号,帽顶透气孔排列成特定图案,这些细节被拍照上传后,立即有眼尖网友认出与品牌发布会邀请函相同的设计元素。 某数码博主当场开箱测评,用微距镜头展示刺绣工艺时,直播间在线人数飙升破万。
现场发放的瓶装水意外成为第二焦点。 透明瓶身印着车展限定字样,注水线特意控制在三分之二处,阳光下折射出的光影效果,恰好与展车灯组造型呼应。
原本普通的矿泉水被观众戏称为“光影限定款”,空瓶在二手平台挂出9.9元标价,仍有二十余人发起拼单。
展台大屏滚动播放的预订数据引发新一轮骚动。 当实时数字突破某个整数关口,人群中突然爆发出欢呼声,仿佛这不是汽车销售数据,而是电竞比赛的击杀播报。 有观众边录视频边解说:“看好了朋友们,这个数字再过十分钟绝对能破万!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