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末日将至!5年内或遭淘汰,原因太现实

这两年,咱们老百姓买车的时候,心里头估计都有一场“天人交战”:到底是该随大流,换个挂着绿牌的新能源车,还是坚守阵地,继续开稳当的燃油车?

网上吵得是不可开交,有人说电车是未来,油车马上就要进博物馆了;也有人说电车就是个“电动爹”,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

最近有个说法挺扎眼,说不出五年,咱们现在开得好好的燃油车,可能会变得“很难用”。

这话听着有点吓人,但咱们静下心来琢磨琢磨,它说的这个“难”,到底难在哪儿,背后的原因又是不是那么回事儿。

燃油车末日将至!5年内或遭淘汰,原因太现实-有驾

首先得说句公道话,现在你要是生活在北方,尤其是冬天动不动就零下二三十度的东北地区,让你下决心买个纯电车,那确实需要点勇气。

网上的段子不是瞎编的,零下二十度,官方标称五六百公里的续航,实际能跑个对折就得烧高香了。

你要是再把暖风开足,那电量掉得比股票还快,车主心里那个慌啊,恨不得把羽绒服裹在电池上。

去年过年回家,高速服务区充电站排起几小时长龙的视频,相信大伙儿都还记忆犹新。

那种眼巴巴看着别人加油五分钟就走,自己却得排队一小时、充电一小时的滋味,真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

所以,经销商悄悄透露混动车型比纯电卖得快,这太正常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也不想花钱买个“祖宗”伺候着。

从这个角度看,燃油车那“一箱油跑遍天下”的底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充电设施还不那么完善的地区,依然是无法替代的硬核优势。

燃油车末日将至!5年内或遭淘汰,原因太现实-有驾

但是,咱们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

燃油车的“好用”,是建立在过去一百年里形成的加油站网络和使用习惯上的。

而电车的“不好用”,很多是暂时的、技术性的问题。

五年这个时间尺度,对于日新月异的科技行业来说,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个所谓的“很难用”,可能不是说车本身坏了,而是你的用车体验,跟不上时代的趟儿了。

第一个变化,就是“智商”上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你现在去车展逛一圈,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燃油车还在跟你强调它的发动机技术多么成熟,变速箱多么平顺。

燃油车末日将至!5年内或遭淘汰,原因太现实-有驾

而新能源车呢?

人家在聊车里有几块大屏幕,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自动驾驶能不能帮你从高速口开到家门口。

这已经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了。

汽车正在从一个纯粹的交通工具,变成一个“长了轮子的智能手机”。

而这一切智能化的基础,是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

纯电车天生就是为这套新架构设计的,它就像一台最新的旗舰电脑,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下载(OTA)升级,今天多个新游戏,明天优化一下电耗,后天解锁一个更强的自动泊车功能,车子越开越新。

而燃油车,它的底子还是机械时代的,各种控制系统是分散的,就像一堆功能各异的遥控器。

你想让它整体升级,难度非常大。

燃油车末日将至!5年内或遭淘汰,原因太现实-有驾

虽然现在像奥迪这样的传统豪华品牌也在努力追赶,给新车配上华为的智驾系统,但这多少有点“外挂”的意思。

五年后,当L3甚至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更强大的算力和更快的反应时,燃油车的底层架构可能就真的“带不动”了。

到时候,你开着一辆无法享受最新智能服务的燃油车,跑在一条充满智能网联汽车的路上,那种感觉,就像在人人都用智能手机视频聊天的时代,你还在坚持用诺基亚发短信,不是不能用,就是感觉自己跟世界隔了一层。

第二个变化,是使用场景的“势力范围”会悄悄改变。

现在我们觉得燃油车方便,是因为加油站随处可见。

但五年后呢?

你看看现在大城市里新建的商场、写字楼和居民小区,哪个不是把充电桩作为标配?

燃油车末日将至!5年内或遭淘汰,原因太现实-有驾

未来在城市核心区,找个空闲的充电桩可能比找个不排队的加油站要容易得多。

而且,很多城市为了环保,已经开始或正在计划划定“低排放区”,限制高排放的燃油车进入。

可以想象一下五年后的场景:你开电车去市中心上班,享受着优惠的停车费和便利的充电服务;而你的同事开着燃油车,不仅要忍受拥堵,可能还得额外交一笔“进城费”。

此消彼长之下,在城市通勤这个最高频的场景里,燃油车的便利性优势正在被快速削弱。

当然,长途奔袭和偏远地区依然是燃油车的天下,但对于绝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一年也跑不了几次长途的人来说,这个优势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更何况,电池技术也在玩命地往前跑。

实验室里“充电十分钟,续航八百公里”的固态电池样品已经有了,虽然离大规模装车还有几年时间,但它就像一个信号,告诉所有人:电车最大的短板,正在被攻克。

一旦补能焦虑被大大缓解,燃油车最后那点“护城河”也就没那么宽了。

燃油车末日将至!5年内或遭淘汰,原因太现实-有驾

最后,也是最实在的一点,就是钱的问题。

现在买二手车,同年份的凯美瑞确实比比亚迪汉要保值得多。

这是因为燃油车市场成熟,保有量大,维修保养体系完善。

但五年后,这个账可能就要反过来算了。

为什么?

因为整个汽车产业的资源都在向新能源倾斜。

最顶尖的工程师,最先进的生产线,最大笔的研发资金,都砸向了“三电”和智能化。

这意味着,燃油车的技术进步基本已经停滞了。

燃油车末日将至!5年内或遭淘汰,原因太现实-有驾

当市面上全是体验酷炫、成本低廉的新能源车时,你手里那台几年前买的燃油车,在二手车商眼里,就是一个技术落后、使用成本高(油费、保养、可能的环保税)的“过时产品”,它的保值率神话还能延续多久,真的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而且,随着会修复杂燃油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老师傅越来越少,相关的零部件生产规模也在萎缩,未来维修保养的隐形成本可能会悄然上升。

当然,说这么多,并不是要一棍子打死燃油车。

看看海关数据,今年上半年燃油车出口量依然是新能源车的好几倍,在广大的非洲、中亚等地区,那些没有完善电网和道路的地方,皮实耐用的燃油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无法替代的存在。

说到底,选车就像选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你家住海南,天天阳光沙滩,买个电车享受低成本和静谧性,一点毛病没有。

但你要是常年跑西北大环线,那还是老老实实开一辆能随时加满油的硬派越野车更靠谱。

真正掏钱的消费者,心里都清楚得很,他们远比网上吵架的“键盘侠”要理性。

厂商们其实比我们更着急,比亚迪降价三万抢市场,大众马上把朗逸的价格打下来迎战,这背后是整个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缩影。

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看清这个趋势,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