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公布的2024财年财务数据,全球主要汽车制造企业净利润排名正式出炉。日本丰田汽车以2586.2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蝉联榜首,中国车企比亚迪、小米集团首次跻身榜单前15名,展现新兴势力的增长潜力。
全球车企净利润TOP15榜单
(按人民币亿元排序,数据基于2024财年财报及年报披露日汇率折算)
1 丰田汽车 2586.2 混动车型占比超40%,东南亚市场同比增长12%
2 大众集团 1029.2 欧洲市场贡献52%利润,电动化转型投入增加
3 梅赛德斯奔驰 864.0 高端车型利润占比37%,电动化业务仍承压
4 现代汽车 673.4 北美市场利润增长34%,氢能技术加速落地
5 宝马汽车 637.3 中国合资企业贡献28%利润
6 本田汽车 603.1 摩托车业务利润占比41%
7 特斯拉 516.2 全年交付量增长35%,均价下降致利润率收窄
8 保时捷 467.9 单车利润领跑豪华品牌,达20万元
9 Stellantis 458.2 皮卡业务北美市占率39%
10 起亚 446.8 EV6欧洲月销破万,对俄出口激增300%
11 通用汽车 434.1 中国市场利润占比56%
12 福特汽车 429.1 F系列皮卡利润占比68%
13 比亚迪 402.5 新能源车销量突破300万辆,海外占比11%
14 奥迪汽车 347.7 电动车型亏损扩大,PPE平台量产延期
15 小米集团 235.8 首年交付24万辆,车机系统授权收入增长
行业格局分析
头部集中化加剧
TOP3车企(丰田、大众、奔驰)净利润合计占比达45%,其中丰田净利润约为第二名至第五名总和。其供应链本土化率(95%)与混动技术优势,成为稳固地位的关键。
电动化转型分化显著
传统车企中,宝马、现代电动车型利润贡献率分别达19%、71%,但多数企业仍依赖燃油车业务。特斯拉虽以516.2亿元位列第七,但15.6%的利润率同比收缩,面临中国品牌的成本竞争压力。
中国车企突破性增长
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外供(收入89亿元)及海外市场拓展,净利润同比增长68%;小米集团跨界造车首年即进入榜单,硬件利润率3.2%,但生态协同效应初显,车机系统授权收入占比18%。
区域市场贡献差异
北美市场为现代、Stellantis等企业主要利润来源;欧洲车企受电动化研发成本拖累,利润增速放缓;中国市场为通用、宝马等贡献超25%利润,同时成为新能源产业链核心枢纽。
未来趋势展望
技术路线竞争:日韩车企持续押注混动与氢能(现代氢车累计销量破10万辆),中欧美聚焦纯电与智能驾驶研发。
政策影响深化:欧盟碳关税或增加中国车企本地化生产成本,北美《通胀削减法案》补贴门槛提高,加剧全球供应链重构。
新势力挑战:小米等跨界企业凭借流量与生态优势,可能重塑传统利润结构,但其长期盈利模式仍需验证。
【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各车企2024财年官方财报,行业分析综合第三方机构报告及专家评论。
开启新对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