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觉得路又宽又直,车速提起来,人车合一,感觉自己就是电影里的主角,一切尽在掌握。
可现实往往就在一瞬间发生反转。
你正以每小时一百多公里的速度巡航,前方的车流看起来平稳有序,突然之间,前面那台车的刹车灯毫无征兆地亮起,那一片刺眼的红色,就像警报一样,瞬间把你的悠闲心情撕得粉碎。
这时候,你的心是不是咯噔一下,大脑一片空白,脚下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是跟着一脚跺死刹车,还是猛打一把方向盘逃离?
别小看这短短一两秒钟的抉择,它直接关系到你和车上家人的安全。
根据咱们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高速公路上发生的追尾事故,有超过六成都是因为前车突然减速或刹车引起的。
所以,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掉以轻心的问题,今天咱们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把这个事儿彻底聊透,关键时刻,这些知识是真的能救命。
首先,咱们得聊聊一个最基础,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东西:车距。
很多人开车,尤其是自认为技术不错的老司机,总喜欢紧紧地跟着前车的屁股,觉得这样能防止别人插队,显得自己开车很“溜”。
这其实是高速驾驶中最危险的习惯,没有之一。
我们来算一笔简单的账,当你的车速达到每小时120公里时,一秒钟车子就会往前冲大概33米。
而一个正常人,从眼睛看到危险,到大脑做出判断,再到指令传达到脚上踩下刹车,这个过程最快也需要将近1秒钟。
在你反应过来的这一秒里,你的车已经稀里糊涂地跑出去了30多米。
这还没算上车辆制动系统本身需要的时间。
所以,你觉得你离前车那“一二十米”的距离,真的够用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那么,安全的距离到底是多少?
这里有一个国际通用的,也非常简单好记的方法,叫做“三秒法则”。
你开车的时候,可以找一个前方路边的固定参照物,比如一个广告牌、一座桥或者一棵树。
当前车尾部通过这个参照物时,你就在心里开始默数:“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
如果你数完三秒,你的车头才到达同一个参照物,那么恭喜你,这个距离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是基本安全的。
如果还没数完你就到了,那就说明你跟得太近了,必须立刻松开油门,拉开距离。
这个“三秒”不是凭空捏造的,它科学地包含了你的反应时间和车辆的制动距离,是无数事故总结出来的黄金法则。
如果遇到下雨天路滑,或者起雾能见度低,这个时间还要延长到四秒、五秒甚至更长。
记住,在高速上,距离就是生命,你为自己留出的空间,就是为自己留出的生机。
接下来,我们说说脚下的功夫。
当前车真的突然急刹了,绝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就是使出全身力气,一脚把刹车踩到底。
这个动作不能说错,但绝对不是最优解。
当你猛地一脚刹车踩死,车辆的全部重心会因为巨大的惯性瞬间前移,四个轮子的受力会变得极不均匀,尤其是后轮,抓地力会大大减弱。
这时候如果路面稍微有点不平,或者有一点水渍,车子就很容易失控,出现甩尾甚至侧滑,那情况就更危险了。
真正有经验的驾驶员,会采用一种叫做“渐进式刹车”的方法。
具体操作是,发现险情后,先用中等偏上的力度踩下刹车,让车速迅速降下来。
这个动作有两个目的,一是有效减速,二是让你的刹车灯高强度亮起,给后方的车辆一个极其强烈的警示信号。
紧接着,根据你和前车距离的缩短情况,再进一步加大刹车的力度,如果距离实在太近,再一脚踩到底,让ABS防抱死系统介入。
很多人对ABS有误解,以为有了它就能大大缩短刹车距离。
其实不是,ABS最大的作用是防止轮胎在紧急制动时抱死,从而让你在刹车的同时还能控制方向盘,进行有限的转向避险。
它保证的是你的操控能力,而不是缩短制动距离。
与此同时,在你开始大力刹车的那一刻,你的右手应该有个下意识的动作,就是立刻按下仪表台上的那个红色三角按钮,也就是双闪警示灯。
这个动作花不了一秒钟,但它就像在高速车流中发射了一颗信号弹,能让后方很远的车都提前警觉,从而有效避免发生连环追尾的惨剧。
再来说一个更让人纠结的问题:刹车来不及了,我能不能打方向盘变道躲过去?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它取决于瞬息万变的实际路况,但有几条原则是铁律,必须遵守。
首先,任何时候,刹车都是第一位的,变道永远是备用选项。
只有在你判断,即便刹死也一定会撞上去的情况下,才能考虑变道。
而在你动方向盘之前,你必须、一定、要用零点几秒的时间,通过后视镜和侧视镜,快速确认旁边的车道是绝对安全的。
如果有车,哪怕离得远,也千万不要冒险。
因为你在高速变道,后车也在高速行驶,你们之间的距离会以惊人的速度缩短。
最可怕的行为,就是在慌乱之中猛打方向盘。
车速在一百公里以上时,车身有巨大的惯性,方向盘稍微转动一个很小的角度,车身就会有非常大的反应。
如果你猛打方向,车辆会立刻失控,结果很可能就是侧翻、打转,或者直接飞出护栏。
新闻里那些车身被撕裂的惨烈事故,很多都是因为司机在最后一刻的错误转向造成的。
所以,这里有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如果实在躲不开,也无法安全变道,那么宁可正面追尾前车,也比失控冲向护栏或者撞向旁边车道的车辆要安全。
因为现代汽车的安全设计,比如前部的吸能溃缩区、安全气囊、安全带,主要就是为了应对正面碰撞的,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车内人员。
而侧面碰撞和翻滚,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最后,我们说说万一真的不幸发生了追尾事故,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慌乱,更不能在车里或者车边上跟对方理论。
请立刻在脑子里记住九个字:“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第一步,只要车辆还能动,立即打开双闪灯,观察后方情况,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车子缓慢移动到最右侧的应急车道上。
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车上所有人员,记住是所有人员,立刻从右侧车门下车,迅速跨过护栏,转移到高速公路以外的安全区域等待,千万不要在车道内逗留,也不要站在车子旁边。
高速上,一辆静止的事故车就是一个极度危险的障碍物,后方车辆如果避让不及,发生二次碰撞,后果不堪设imagined。
人站在车边,目标小更不容易被发现,危险性更大。
第三步,在确保人员都已到达安全地带后,驾驶员要从车里拿出三角警示牌,沿着应急车道走到车辆后方至少150米远的地方把它摆好。
150米大概是成年人走200步的距离,一定不要嫌远,这个距离是给后方车辆留出的足够反应时间和空间。
做完这一切之后,再拿出手机,拨打122报警电话,清晰、准确地说明自己所在的位置,比如是哪条高速、哪个方向、离哪个收费站或服务区有多远,或者直接报出路边的百米桩或公里桩的牌号。
这一整套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看似麻烦,却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标准操作。
高速行车,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