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2 日,小米迎来了 15 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上,多款重磅新品震撼亮相,小米汽车首款 SUV——YU7 也正式发布。
小米汽车从无到有,小米 SU7 系列累计交付量超 258,000 台,4 月交付超 28,000 台,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一股新兴力量。
发布会上,小米 YU7 正式揭开神秘面纱。雷军表示:小米 YU7 定位为 “豪华高性能 SUV”,中文读音为小米御 7,寓意 “陆地战车,御风而行”。这款车基于小米摩德纳平台技术架构打造,延续了小米 SU7 的设计语言,同时融入了更多创新元素。
外观
小米 YU7 采用了封闭式前脸造型,机舱盖前端的小米银色车标格外醒目。前包围两侧类似三角形的通风孔搭配中间与车身同色的装饰件,增添了几分运动气息。大灯轮廓与小米 SU7 相似,但细节上有较大改动,上半部分的镂空设计嵌入风道并与前舱盖打通,同时升级为 180 度超广角照明。
车身侧面,溜背式造型设计搭配电动内翻门把手,流畅的线条勾勒出身姿。前后轮眉、侧车窗饰条以及车门下边缘装饰采用高亮黑色材质覆盖。车身尺寸方面,小米 YU7 长宽高分别为 4999/1996/1600 毫米,轴距为 3000 毫米。YU 7定位于纯电中大型 SUV,车内采用 5 座布局,并可选 275 毫米后宽胎。
车尾部分,贯穿式对称 C 字形尾灯组与小米 SU7 有所不同,透明尾灯罩设计独具特色。车顶位置的镂空式扰流板和车尾的 “小鸭尾” 造型后扰流板,不仅提升了车辆的运动感,还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空气动力学性能。后包围造型延续小米 SU7 的设计思路,亮黑色以及与车身同色的装饰件相得益彰。
官方在发布会展示了宝石绿、钛金属色、熔岩橙三种外观配色,据悉未来还将推出更多车身配色。
内饰
小米 YU7 整体采用环抱式座舱布局,风格与小米 SU7 接近。配备有较大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取消了小米 SU7 配备的翻转式全液晶仪表,取而代之的为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可提供续航里程、挡位状态、驾驶模式、导航等信息,为驾驶员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全新三辐式方向盘上下均为平底式造型,上方设计有回正标识,下侧提供驾驶模式选择旋钮等功能,左右两侧仅保留滚轮结构,操作更加便捷。
小米 YU7 采用怀挡式换挡机构,对副仪表台区域进行重新设计,上方为手机无线充电机位,下方取消左侧物理按键,并将竖向布局的水杯架改为横向布局。此外,该车继续设计有无边框车门,采用按键式开门方式。
座椅方面,前排配备双零重力座椅,提供一键躺倒功能,支持 10 点式座椅按摩功能,后排座椅支持电动无级调节,为乘客带来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小米 YU7 还支持 UWB 超宽带互联无感开锁车门,可实现主动迎宾(靠近自动解锁)和离车自动落锁功能,让用户的出行更加便捷。
动力续航
动力性能方面,小米 YU7 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动力系统,分为三种不同版本:
YU7:单电机后驱,0 - 100 公里 / 小时加速时间 5.88 秒,峰值功率 235 千瓦,峰值扭矩 528 牛・米,最高车速 240 公里 / 小时。
YU7 Pro:双电机四驱,0 - 100 公里 / 小时加速时间 4.27 秒,峰值功率 365 千瓦,峰值扭矩 690 牛・米,最高车速 240 公里 / 小时。
YU7 Max:双电机四驱,0 - 100 公里 / 小时加速时间 3.23 秒,峰值功率 508 千瓦,峰值扭矩 866 牛・米,最高车速 253 公里 / 小时。
续航方面,小米 YU7 搭载容量为 96.3 千瓦时电池组,CLTC 续航里程为 835 公里;小米 YU7 Pro 搭载容量为 96.3 千瓦时电池组,CLTC 续航里程为 770 公里;小米 YU7 Max 搭载容量为 101.7 千瓦时电池组,CLTC 续航里程为 760 公里,并支持 5.2C 最大充电倍率。
智能科技
新车提供有 1 个激光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1 个 4D 毫米波雷达、11 个高清摄像头等硬件,全系标配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算力高达 700TOPS,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便捷的驾驶体验。
价格展望
小米 YU7 将于 7 月正式上市,虽然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具体售价,但雷军明确表示 “19 万 9 不可能”。结合车型定位及配置,市场普遍预计其售价将处于中高端区间。作为一款豪华高性能 SUV,小米 YU7 的主要竞争对手或为特斯拉 Model Y。与竞品相比,小米 YU7 在续航里程、智能配置、内饰舒适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望在中高端纯电 SUV 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