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智能SUV,大多数人脑子里浮现的是啥画面?是不是那种科技感拉满、仪表盘动不动能变身影院的梦幻小车?可真到风雨交加的夜里,手握方向盘才知道,什么花哨不花哨,全得让位给一个词:安全感。话说,这回领克900跑去参加了一场雨夜极限测试,现场仨主角:领克900、理想L9,还有最近呼声也不小的问界M9。哪辆最靠谱,谁家智能辅助驾驶真是“侃侃而谈”?咱们得从那场有点儿“恐怖片既视感”的大雨夜聊起。
没错,开篇先抛个钩子:雨夜、高速、黑漆漆还一身水珠,遇上突然横在路上的假人,你敢信自己能反应多快?别说你老司机经验丰富,再专业的“手动党”,在完全不可预测的危急一刻,人的反应速度也只是一秒钟级别。可机器,它不要慌、不打哈欠,理论上是可以“原地起飞”的!有网友吐槽,智能驾驶这玩意儿有用吗?出了事靠得住?是不是买个“电子安慰剂”自嗨?但领克900这一回真给大伙上了一课。
测试环节脑洞开得够大,主办方直接用成年假人模拟“深夜鬼探头”——这场面,搁谁谁紧张。领克900在60和70公里时速下,全车感知网络多线程工作:毫米波雷达扫,高清摄像头拍,激光雷达再一遍补刀,你还没看清人家,车已经提示HUD警报拉满,色彩闪烁、声音刺耳,那感觉,就差没让你直觉“坐等刹停”。说句良心话,什么叫温柔的防护?就是车没急踩你一脚刹车给你个“生日惊喜”,而是稳当刹停,整个过程平滑得能做教学演示。网上段子不是常说嘛,“智能辅助要真灵,不是硬刚驾驶员而是默契配合”。这回算明白了。
再往下,一波硬核操作来了,轮到施工桩,这玩意儿才是真的头疼。黑夜里桩子像幽灵一样飘出来,一不留神就闯祸。领克900根本就不带犹豫,一脚油门的速度,系统自动发现、自动操控方向盘“飘逸”般完成避让。你甚至来不及反应,车自己就把难题解了。背后其实很卷,NVIDIA Thor芯片、700TOPS算力(你没看错!),还加分了29个传感器的大团队,雷达、摄像头、激光一样都不少。这操作听着像科幻,实际上是真打在了真实路况的痛点上,不光能分分钟认出行人、车辆、小动物,那些施工障碍物什么的也都能闪电识别。
听到这里,有人肯定要说:“自动驾驶要精确,雨夜这种情况很难吧!”没错,环境越恶劣,系统越容易翻车。说个小内幕,传统视觉识别技术,在暴雨夜晚很容易被雨点干扰,误报、漏报都不稀奇。但领克900仗着那顿加料传感器和超猛芯片协作,能够时时刻刻盯紧前方路况,真正做到了“电光火石间反应不拖泥带水”。行,这一点真得给技术员们鼓鼓掌,眼下智能辅助卷得热火朝天,也就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安全感,可以有。
泊车部分又是令人目不暇接。讲真,平时开车最容易翻车的,十有八九都是在狭窄、视线不良的停车场跟人“纠缠”。这考验系统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侧方停车、断头路泊车,往常大家最大心愿不就是“一个漂亮的自动泊入”?领克900做到了。它能瞬间定位车位、智能分析障碍,还自动修正走位,泊进去后“卡得死死”,整个动作又稳又流畅。有人或许觉得,泊车辅助技术“现在都有”,可广播一下:人家搭载的是D2D领航辅助,意思是从车位到车位、从导航起点到停车,几乎全程不用你操心,走内部道路、进地下车库,都不会掉线。再瞅下那记忆泊车功能,不仅能在车外远程操作,关键是画面还能同步高清反馈到你手上,小心翼翼再也不用怕下雨天脚滑进“水坑”了。
说到HUD抬头显示,这玩意可没白吹。领克900配的那块AR-HUD,是95英寸的巨无霸。亲测三条车道全方位覆盖,雨夜刷屏依然不含糊,该亮还亮。你直视前方,分层数据排布有条不紊,别人都在拍图片,你这块屏直接是“现场直播”。模式切换不在话下,AR、简洁、多车道、地图、雪地、娱乐,各种场景来一个都不嫌过分。有意思的是,变道时边上车道盲区直接上屏,连开灯打弯那一下,旁边来车都露脸,极大降温了“不敢变道”的恐惧。分辨率1280×640、色值超1600万,这画质,就算手机显示有点汗颜。屏幕材料还专门升级,强光下不反光,雨夜瞳孔放大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更有娱乐投屏,路上枯燥?一键看片,长途跋涉也有乐趣。
说了半天,一句话总结:领克900的这套“千里浩瀚”系统从假人刹停、自动避障、智能泊车到全息HUD,说明如今的智能辅助驾驶不是玩概念,更不是像部分品牌那样做个PPT喊喊口号。极端环境下,这玩意才是“真本事”,堆出来的毫秒级反应,不光帮大伙省心,最关键还是安全有保障。谁都知道,平时上下班、接娃买菜,也许用不到百分之百的极限操作,可真到大雨夜、视线又差、马路上还有人鬼影晃晃,哪个司机能不慌?而这“里程碑式”护航体验,靠的就是技术扎实和细节上的用心。
还真别小看科技背后的“情绪价值”。经常有司机讲,怕的不是驾驶本身,是那种无力感,遇突发状况,反应慢一拍,后悔就迟了。领克900现在能提供从头到尾的安全缓冲,既“有人帮你看路”,又能“自动出主意”,等于多了一层罩着你的“透明盔甲”。特别讲究的D2D泊车、车外监控、AR大屏,不止是噱头,而是真能提升日常用车幸福感。别说以后小白司机了,再胆小的人,也敢雨夜自己开车回家了。
抛开这些极端测试,回到生活场景,谁不想有台“聪明安全管家”?通勤路上、夜里回家,甚至带家人长途自驾,有这套全副武装的智能辅助,总归心理踏实不少。不光如此,真正的智能辅助始终站在你身后,为“万一”兜个底,把那些可能让人手足无措的意外,变成一场“车说了算”的冷静应对。面对如今智能驾驶层出不穷的安全挑战,领克900这种从极限到日常都能应付自如的新物种,确实给整行业上了堂实打实的技术公开课。
写到这儿,有句话脱口而出——别让所谓“高端”变成昂贵的摆设,关键时刻,这些技术要救你的命。“有没有实际用处”这种拷问,只有实测才能打分。而领克900这次的表现,真的让人眼前一亮。以后大家选车,调门儿总算能放低些,不被吹得“飘”,凭着一手极限场景的数据和体验,看见了智能驾驶真正的未来。
你平时用智能辅助驾驶吗?遇到紧急状况时真派上过用场不?要是有事没事,你会交“自己的人身安全”给机器,还是坚持“手动放心”?评论区聊一聊,说说你对这些智能技术的信任度有多高?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