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双车战略发力欧洲!智己更名MG征战英国 4万英镑对标特斯拉

最近汽车圈里有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值得咱们普通人好好聊一聊。

那就是咱们中国的汽车品牌,开始正儿八经地“杀”到欧洲老牌汽车强国的家门口,而且一出手就瞄准了现在最火的电动车品牌特斯拉。

这件事的主角,就是上汽集团旗下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智己”,它旗下的两款主力车型L6和LS6,最近换了个名字,叫IM 5和IM 6,在英国正式亮相了。

这事儿听起来可能有点绕,智己就智己,为啥要换个名字呢?

上汽双车战略发力欧洲!智己更名MG征战英国 4万英镑对标特斯拉-有驾

这就得说到它在英国的新身份了——MG。

对,就是那个咱们很多人都熟悉的,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英国汽车品牌MG(名爵)。

MG品牌早就被咱们中国的上汽集团收购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了中国车出口欧洲的排头兵。

这次,上汽集团就想了个特别聪明的办法,让技术最先进、定位最高端的智己,披上MG这个在英国人尽皆知的“外衣”,直接进入英国市场。

这么做的好处太明显了。

你想啊,在英国这样一个汽车文化特别深厚的国家,你突然推出一个全新的中国品牌“ZhiJi”,当地老百姓不认识、不了解,要从头建立信任感,那得花多少功夫和宣传费?

可MG就不一样了,它在英国人心里是有感情的,是他们自己曾经的骄傲。

现在,这个“老熟人”带着一身来自中国的顶尖技术回来了,告诉大家我要推出全新的高端电动车,英国消费者自然就更容易接受和关注。

这就像一个你家老邻居,出去闯荡多年,现在衣锦还乡,跟你说他带回来了全世界最好的东西,你肯定愿意听他多说几句。

所以说,这不是简单的贴个牌,而是用最接地气、最能让当地人接受的方式,把咱们中国最牛的电动车技术,直接送到了竞争最激烈的前线。

那么,这两台换了新名字的中国车,到底有多大能耐,敢说要去挑战特斯拉呢?

咱们得掰开来,细细地看。

先说那台轿车,IM 5,也就是咱们国内的智己L6。

它拿出来的本事,可以说招招都打在了现在电动车用户的痛点上。

首先就是续航和充电。

高配版的IM 5,装了一块100度的超大电池,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达到了惊人的711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打个比方,这就相当于从北京开车到河南郑州,全程六百多公里,开到地方了可能车里还有电,中途完全不用为找充电桩而焦虑。

这一下子就把很多人最大的顾虑给打消了。

上汽双车战略发力欧洲!智己更名MG征战英国 4万英镑对标特斯拉-有驾

光跑得远还不够,充电还得快。

IM 5用的是现在最先进的800V高压平台,充电速度快得吓人。

官方说,只需要17分钟,就能把电量从10%充到80%。

这是什么速度?

就是你开车进服务区,上个厕所,买杯咖啡的功夫,车子就差不多充满了,又能跑个几百公里。

这大大减少了长途旅行时的等待时间,让开电动车变得和开油车一样方便。

更有意思的是,MG还提到,智己这个平台的技术潜力非常大,最高能支持到396千瓦的充电功率,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现在英国所有公共充电桩的上限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的车在技术上已经超前了,是未来的充电桩要来追赶我们的车,而不是我们的车去将就现在的充电桩。

其次,是性能。

很多人觉得家用车,跑得安安稳稳就行了,但智己不这么想。

顶配的IM 5和那台SUV车型IM 6,都用了一套叫“飓风”的双电机系统,能爆发出767马力的巨大动力。

767马力,很多上百万的超级跑车也就这个水平。

反映在加速上,IM 5从零加速到一百公里每小时,只需要3.2秒。

这个速度,在马路上基本上就是“无敌”的存在。

等红绿灯的时候,只要你想,绿灯一亮,旁边无论是宝马还是奔驰,都只能看着你的车尾灯越来越远。

这种感觉,对于喜欢驾驶的人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再来看看车里面。

一坐进IM 5的车里,你第一感觉肯定是“震撼”。

上汽双车战略发力欧洲!智己更名MG征战英国 4万英镑对标特斯拉-有驾

因为它几乎取消了所有的传统物理按键,中控台上是一块长长的、连在一起的26.3英寸大屏幕,再加上中间还有一块10.5英寸的触控屏,整个驾驶舱科技感爆棚。

这种体验,就像是你从用了好多年的按键手机,突然换成了最新的全面屏智能手机,所有操作都通过触摸和滑动来完成,又新奇又方便。

更关键的是,很多听起来很高大上的配置,在这两款车上都是标配。

比如几乎覆盖整个车顶的全景天窗,能让车里特别敞亮。

还有一个很特别的“雨夜模式”,能在下雨的晚上通过摄像头和算法,帮你把视野看得更清楚。

还有一个功能对新手司机或者在老城区开车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那就是后轮转向系统。

这个技术能让后轮也跟着前轮一起小角度转动,大大减小车子的转弯半径。

据说IM 5的转弯直径能小到10米以内,跟一台小小的飞度差不多。

这意味着在英国那些又窄又老的街道里掉头、停车,会变得异常轻松灵活。

当然,产品再好,价格要是不合适,那也白搭。

这次MG的定价策略,可以说算得非常精明。

IM 5的入门版,续航也有531公里,完全够用,售价定在了39450英镑。

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定的,它正好比英国的一个税收门槛——4万英镑,低了那么一点点。

在英国,售价超过4万英镑的车,要额外多交好几年的附加税。

就为了这550英镑的差价,MG帮英国消费者省下了一大笔钱,这份对当地政策的了解和为消费者着想的心思,可以说是非常到位了。

再看和特斯拉的对比,IM 5的整体价格区间和特斯拉Model 3基本重叠,而SUV车型IM 6的价格则直接对标Model Y的中高配。

MG传递的信息很清楚:我们不是来打价格战卖便宜货的。

我们是在和你特斯拉卖同样价格的情况下,给你更长的续航、更快的充电、更强的动力和更丰富的配置。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性价比之争了,而是一场全方位的实力较量。

这次智己借着MG的身份进入英国市场,表面上看只是一个汽车品牌出海,但往深里看,这其实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说明咱们中国的汽车,已经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只能靠便宜、靠模仿来竞争的阶段。

我们现在有拿得出手、站得住脚的核心技术,有底气在全世界最成熟、最挑剔的汽车市场,和最顶尖的对手面对面地竞争。

这背后,是像上汽这样的大集团在技术研发上长年累月的投入,也是中国在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核心技术以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真正实现了赶超的证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