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抽成27%太高?滴滴真实数据曝光,年赚2000亿利润只有0.6%
老司机们,今天咱们聊点扎心的——网约车抽成那点事儿。
最近总有人吐槽平台抽成27%太狠,司机到手的钱还没平台零头多。
但滴滴年报一出来,直接打脸:年营收2000亿,净利润12.6亿,利润率0.6%,比便利店卖矿泉水还低。
这钱到底去哪儿了?咱们今天掰开了揉碎了聊!
抽成27%?实际平均才14%!
老司机们先别急着骂,抽成上限27%和实际抽成是两码事。
就像商场标价999的衣服,实际打折后可能499就拿下。
滴滴2024年平均抽成只有14%,中位数18.8%,超过25%的订单不到0.25%,甚至还有倒贴钱的单子——比如雨天奖励司机,平台自己掏腰包。
为啥差距这么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张成刚教授说了,抽成是动态的:顺路单可能抽高点,但偏远地区或恶劣天气,平台直接免抽成甚至倒贴。
说白了,平台也得看人下菜碟,不然司机谁愿意接烂单?
2000亿营收,利润才12亿?钱烧哪儿了?
老司机们可能觉得平台是“躺赚”,但看完账单你就懂了——
1. 补贴大战:去年光补贴就烧了900亿,平均每单贴2块多。
乘客优惠券、司机冲单奖,全是真金白银。
2. 技术成本:定位算法、风控系统、客服团队,哪个不是烧钱货?一个算法团队年薪千万,全国一天4000万订单,系统崩了试试?
3. 合规税费:客服成本占营收3.5%,保险理赔4.2%,合规税费5.8%,三项加起来13.5%,几乎把抽成吃光了。
滴滴2018-2022年亏了1084亿,2023年才勉强盈利。
曹操、T3现在还在亏,这行业早就不是暴利了。
司机赚不到钱?真凶是“车多单少”!
抽成高只是背锅侠,真正的杀手是供需失衡。
广州去年网约车从9.74万辆涨到12.12万辆,订单却从每天14.21单降到12.22单。
车多了,单子少了,司机自然卷成麻花。
有司机晒流水:早高峰拼死跑4小时,流水260块,扣掉油费、车租、保养,净剩不到120。
就算平台抽成降到10%,也填不满“没单”的窟窿。
但话说回来,网约车司机月均7623元,在蓝领里排第二,比工厂流水线强。
一线城市全职司机月入1.1万+,满意度还不低。
这行现在成了“就业蓄水池”,去年新增150万司机,40%是失业转行的。
破局之路:要么技术升级,要么无人车上线
吵抽成没意义,关键得解决“空驶率”。
早晚高峰司机扎堆写字楼,下午商场却没车。
平台算法目前只能“就近派单”,做不到“预测需求”。
如果能提前调度闲时司机到爆单区域,司机收入能涨15%,乘客等车时间也能缩短。
另一个希望是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
滴滴L4车型年底量产,如祺Robotaxi订单已涨470%。
如果无人车能降低成本,或许能打破“车多单少”的死循环。
老司机们,你们觉得网约车这行还有救吗?
是继续卷抽成,还是指望技术破局?评论区聊聊!
祝大家事事顺心,买车如买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