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奇瑞又整活了,搞出来一台瑞虎9的新款路试车,全身贴满了那种逼死密集恐惧症的伪装,跟一个巨大的、坏掉的二维码一样。新闻稿里说得天花乱坠,又是最新家族设计,又是动感线条,但这些都是障眼法。真正的核心,藏在车身上贴着的那几个字里:智能驾驶辅助。
就这几个字,翻译过来就是四个字:不装了,摊牌了。
奇瑞终于悟了。它悟到了一个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在当下的中国车市,你跟对手讲道理、讲技术传承、讲热效率,约等于在菜市场跟大妈讲量子力学。没人听。最好的竞争,就是不竞争。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所有人都想把盛蛋糕的桌子给劈了当柴烧。
所以你看,这台瑞虎9根本就不是一台车,它是奇瑞心态爆炸后,用理工男的偏执捏出来的一个“法器”。这个法器的核心,就是那个所谓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讲真,现在任何车企跟你聊智能驾驶,你都得抱着一种看玄幻小说的态度。什么激光雷达,什么高精地图,什么算力平台,听起来都像是修仙小说里的“灵根”、“洞府”、“心法”。
因为决定这套系统成败的,从来不是实验室里跑了多少公里,也不是发布会上PPT画了多大一张饼。而是它能不能在一个周五的傍晚,成功躲开一个逆行冲过来、车把上还挂着两颗大白菜的“老头乐”。这才是真正的“道诡异仙”,是三体人来了都得宕机的混乱场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身价上亿的代码,在大爷的人情世故面前,一文不值。
所以我对奇瑞这个新系统,抱有一种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我倾向于不叫它“智能驾驶辅助”,我管它叫“电子神婆”。它的核心功能不是开车,是算命。它要算的,是那个外卖小哥今天会不会为了一个好评而选择鬼探头,是那个女司机是不是在转弯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要补个口红。它必须把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预设为混乱的、不可理喻的、随时准备发疯的“颠佬”。这套系统,本质上是一套赛博金钟罩铁布衫,而不是一个开车的司机。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一个高-科-技系统比喻成一个算命的,好像有点缺德。但你仔细想想,又好像没毛病。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真的很难再相信什么技术乌托邦。我开过一些所谓带着辅助驾驶的车,它们在空旷的高速上确实表现得像个老司机,沉稳得一匹。但只要一进市区,那状态就立刻变成一个刚拿驾照三天的新手,前面电瓶车一晃,它比我还紧张,恨不得当场给你来个急刹,把你早饭都给颠出来。太阳都要给它整一个趔趄。
所以奇瑞这次搞这个,我猜它的内部逻辑是这样的:我不管这玩意儿最后是真有用还是假有用,但我必须要有。而且不光要有,我还要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因为现在买车的逻辑已经变了。以前大家是看三大件,看品牌。现在呢?是看你“整不整活”。你的车可以有缺点,但不能没有亮点,尤其不能没有那种听起来就很666的亮点。
这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就像奔驰,它最值钱的不是发动机,不是底盘,而是那个三叉星徽。那个标本身就是一种信仰,一种玄学。会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觉得你在侮辱他。同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种“未来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奇瑞没有这种玄学光环,所以它只能自己造光环。怎么造?加大加大再加大。把配置单拉满,把名词搞得花里胡哨,把价格打到对手哭晕过去。这台瑞虎9的新系统,就是这个思路下的产物。它是一个压缩毛巾,看着不大,发布会上一泡水,能膨胀成一个覆盖海陆空的神话。
这帮车企是真的要把人逼死!
最终,这台车开起来怎么样,那个“电子神婆”灵不灵,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当一个消费者走进4S店,销售能指着这玩意儿,唾沫横飞地吹上一个小时,从马斯克吹到黄仁勋,从闪电战吹到任意门,最后让消费者觉得,自己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通往未来的船票,是一张修仙的入场券。
然后他会发现,这张船票每个月还要还贷。
所以,奇瑞这波操作,本质上不是技术升级,而是一场“品牌心理建设”。它在告诉市场:别看我像个理工直男,我也学会玩“花活”了。同行看了也得傻。就问你怕不怕?
但能成,就是能成。在这个掀桌子的时代,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活下去比体面重要一万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奇瑞显然是想再多修几年仙。至于最后能不能飞升,就看他请的这个“电子神婆”,到底是真的开过光,还是只是个样子货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