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今年前八个月的产销数据直接hit我一把。2105万辆的产量,估算的话,平均每天就得开工超2.7万辆车(不算节假日,粗算下样本少),这个数字让我觉得,基本上所有车企都忙到飞起。去年这个时候,大家都还在观望,今年出货量一冲破2000万,总感觉是一场抢跑。
我记得上周陪朋友去4S店,他一边看车一边唠叨:现在新能源都快成主流了,燃油的日子似乎快到头了。我一边想:这个趋势,怕不是多年来技术逐步突破的结果,也得归功于政策的不断施压。(这段先按下不表)
8月份,单月产销分别到达281.5万和285.7万,环比还多涨了8%多,看得我都觉得司机的油门踩得都越来越深了。同比涨幅更厉害,各自13%、16%以上。乘联会分析政策刺激+市场热度递增,我觉得还真是多方面推动的一个叠加效应。你会不会觉得,有时候政策就像帮你打补丁,虽然一开始不太用心,但慢慢帮你改善了身体机能。
说到新能源,市场占比已逼近50%,55%左右的渗透率让我觉得,要不是这两年,谁能想到大家抢着买新能源?尤其是年轻家庭,换车时直接跳过传统燃油。这里我想问:这么快的渗透率,意味着传统车的市场空间会不会被压缩到极限?估算,传统燃油车还能撑几年?我觉得,可能还得再看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下降,毕竟换个角度说,新能源成本越来越低,续航也越来越长。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电池的原材料供应是不是也会变成下一步要考量的问题?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很多企业都开始提速布局,像比亚迪、吉利、上汽纷纷跑在前列。比亚迪一直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去年销量286万辆,几乎是一半新能源市场的份额了。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车型多,细分市场都顾得到。从几万块的A0级到豪华的汉系列,应有尽有。有个同行的销售小哥曾经私下说:比亚迪就像开了个大超市,东西多,客户喜欢买啥就能选啥。我想,能维持这种多元覆盖,也要靠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就像我们每天喝的牛奶超市,之前可能只是想买瓶纯牛奶,现在多了酸奶、低脂,选择多了,客户也会更喜欢。
但这里有个小疑问:自主新造车品牌,比如零跑、小鹏,增速居然都如此之高。零跑8个月卖了33万辆左右,同比涨了140%,这非技术硬实力能做出来(估算,样本少),还是吸引眼球的粉丝经济?我觉得,小鹏的那套智能驾驶系统,的确实现了飞跃。去年我试驾体验,那个自动巡航,感觉跟着车流走得比我自己还稳,这点对我来说挺神奇的。你知道,智能驾驶其实就是电子版的老司机,但到底安全吗?我考虑过,技术再牛,出现个突发状况是不是还得靠人控制。
说到出口,8个月出口新能源汽车超87%,已成为行业主力。奇瑞、比亚迪都在海外拼命,工厂布局、售后渠道都在同步建。从渠道布局看,奇瑞在欧洲市场很用心,泰国工厂就像开了个出口车市的快递站;比亚迪则是本土化战略做得很到位,从制造到售后,都是自己做。出口的增长,估算比中国国内市场更快——出口达到了约63万辆,同比增长1.3倍。我在想:海外市场对中国车企需求爆棚,这是不是一种逆差变化?还是只是新兴市场对性价比的需求驱动?我一定得说,咱们的车企也在跑步,不断缩短与对手的距离。
嗯,我得承认,我看这份势头,心里还真有点雀跃,但也不能大意。比如:全球一年大概只需求9000万辆车,中国现在这个数几乎已开工满产,5000万的产能都在跑——这会不会造成产能过剩?我自己算过,平均单位成本大概在1万左右,开个200公里油耗(在电上换成电能),大体一百公里电费是五六块,心算一下,亏点也能接受(估算,样本少)。但问题是,供应链的压力、零部件价格,未来会不会变成另一只黑天鹅?这又让我想:我们到底能不能持续这样高速扩张?或者,是不是圈地运动太猛了点,像开满了无主的小房子?
我心里还在琢磨:新能源汽车还能涨多久?这个问题像个无声的问号,似乎大家都没底气回答。政策的加持,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可能还会延续两个季度,但再长远呢?是不是到了技术非突破不可的临界点?固态电池什么时候能量密度大幅提升?我猜可能还得再等一两年,但这不一定准,毕竟行业有人藏了个大招在后头。
而且,我也觉得用AI主播讲新闻挺闹心的,还不如我这种现场漫谈。有时候觉得,真正能打动人的,还是那些细节——比如一位售后师傅随口一句:这次换了新电池,能跑一个月不充电。简简单单,却让我觉得,车企不是在卖一台机器,而是在卖用户一种生活。你是不是也会被这种细水长流的感觉打动?
用手头的简单比喻:新能源汽车好比滚雪球,越滚越大,但你都自己没有料到冰川会不会断裂。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真的懂这股滚动背后的原理吗?或者只是在被风推着走,盼望着某个转折点出现。
这小细节可能最打动我:在一辆新车旁,我看见一个小孩指着车上的充电口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笑着说:这是给车充能的呢。那一瞬,我突然觉得:这种日常的互动,正是新能源能普及的最好结果。我们还得等多久,才能像喝水、吃饭一样,惯每天充上电,不再觉得新奇?还是我太天真了。
你说,未来十年,这个市场会走向何方?我心里其实挺没底的,但某种感觉告诉我: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