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车相较于同级别燃油车,通常拥有更大的车身重量。举例来说,同样级别的紧凑型SUV,燃油车通常重约1.4吨,而纯电动车的重量则常常超过1.7吨,甚至早期的某些型号可达2吨。
由于纯电动车的高重量,高速行驶时耗电量较大,这也是许多人认为纯电动车不适合高速驾驶的原因。然而,近年来,特别是自2019年以来,纯电动车的整车重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以紧凑级SUV为例,其重量已从过去的1.7-1.8吨降至目前的约1.6吨。
那么,纯电动车的重量为何会下滑呢?
这主要得益于电池技术的显著突破。早期纯电动车受限于技术水平,电池组能量密度低,因此需使用体积庞大且重量重的电池组。这些电池组不仅电量有限,而且成本高昂。据中央一套《焦点访谈》节目透露,早期单个电池组的成本就高达16万元。
如今,电池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例如,宁德时代的新一代180千瓦时级别电池组已开始量产,这使得威马EX5 520等车型能够实现520公里的续航。同时,主流纯电动车厂家如蔚来、比亚迪和广汽新能源等,也都在积极研发续航超过700公里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一代电池组在续航几乎翻倍的同时,重量却仅为原来的60-70%左右,且成本大幅下降。现在,一个500KM续航的电池组价格相比以前降低了12万元。
此外,车辆本身的进化也功不可没。早期的纯电动车多为油改电,为满足三电系统布置需求,往往需加装大量底盘防护设备,且采用钢铁制造的底盘加强筋,加上重量大、续航短且安全性欠佳的电池组,导致整车重量较大。
然而,如今主流纯电动车厂家纷纷自主研发专用底盘,结合先进的电池组和驱动电机等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整车重量,还提升了安全性。在C-NCAP纯电动车碰撞测试中,三大造车新势力均获得高分,这充分展示了电池技术和车身技术进步对纯电动车减重和安全性提升的巨大影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