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这个所谓的“2025京津冀新能源汽车挑战赛”在崇礼办得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堆领导专家排排坐,对着镜头说了一堆“赋能产业”、“协同发展”的漂亮话。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看,哇,中国新能源车技术又上新台阶了,我们又赢了。
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
但在我看来,这哪是什么挑战赛,这分明就是一场大型的、充满表演性的人类迷惑行为大赏,一场车圈内卷到极致后的“期末汇报演出”。所有人都心照不かが,但又必须装作自己真的信了。
不装了,摊牌了。这场所谓的“挑战赛”,本质上就是一场“军备竞赛展示会”。它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比个高低”,而是为了向对手、向资本、向还在持币观望的消费者,秀出自己还没被打死的“肌肉”。在当下这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你以为他们在比赛,其实他们在求生。
你看那个最重头戏的“全场景NOA专项赛”,在京礼高速上跑一百多公里,号称通过率98.4%。听起来是不是特别666?感觉明天就能实现无人驾驶,解放双手了。
但这里面的猫腻,简直比三体人的思维还要透明。高速公路,还是条新路,这是什么?这是新手村的教学关卡。路况简单,标识清晰,没有突然窜出来的外卖小哥,更没有信奉“我命由我不由红绿灯”的老头乐。在这种近乎实验室的环境里跑出个98.4%,就好像一个考研名师去做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卷子,考了98分,然后到处宣讲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多牛逼。
这有什么意义?自动驾驶真正的试金石,从来不在高速,而在菜市场。真正的核心技术,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让这些顶着激光雷达的“天选之车”,去一个三线城市的晚高峰,跟几十辆“薛定谔的走位”的老头乐斗智斗勇试试?我敢保证,它们的CPU能当场烧干,算法工程师看了都得哭晕过去,连夜修改代码,把“行人”这个物体的危险等级调到和“哥斯拉”一个级别。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98.4%的通过率,在一位不讲道理的大爷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张压缩毛巾。
所以说,这个NOA测试,与其说是技术验证,不如说是“向上管理”。是做给领导、投资人看的PPT素材。你看,我们技术很稳,赶紧投钱,赶紧给政策。至于消费者?他们只需要感受到那种“虽然我基本用不上但感觉很厉害”的科技氛围就够了。
再说那个“智驾越野挑战赛”。让一堆电动爹去爬交叉轴、过炮弹坑,完赛率还高达95%。这操作的迷惑程度,不亚于让一个修仙者去参加举重比赛。出发点就有点道诡异仙。电动车最怕的是什么?是磕碰电池包。这场越野赛,与其说是考验车的性能,不如说是对电池包的“金钟罩铁布衫”进行了一次公开认证。
它传递的核心信息就一个:“各位看官放心,我们的电池轻易不会炸,就算你们开着它去修仙渡劫,也能扛得住。”这完全是一场针对用户心智的公关活动,为了打破“电动车=娇贵宝宝巴士”的刻板印象。至于有多少人会真的开着一台二十几万的电动SUV去玩越野?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身边的朋友买SUV的最大越野场景,就是上一下马路牙子。所以这个越野赛,表演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这就像你买了个苹果手机,你知道它防水,但你绝对不会天天带着它洗澡,你只是需要知道“它能”这个事实,来获得一种安全感。
还有什么充电效率、自动泊车、语音交互,这些项目更是典中典。最快15分钟充到80%,听着很美。但现实是,你首先得找到那个支持超快充的桩,其次那个桩没坏,再其次那个桩前面没有燃油车占位,最后你还得祈祷别在节假日高峰期,不然排队就够你喝一壶的。最好的充电体验,永远是家里那根慢悠悠的充电桩。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怨妇,看啥都不顺眼。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个草台班子。整场活动看下来,真正让我觉得有点意思的,反而是那些“不务正业”的嘉年华、音乐节、后备箱集市。
你看,主办方其实门儿清。他们知道光靠那些硬核的技术参数,忽悠不了人了。人民群众早就被各种发布会上的“遥遥领先”搞得审美疲劳了。大家需要的是参与感,是情绪价值,是“我来这里玩得很开心顺便看了几台车”的体验。所以,他们把一场严肃的技术比武,硬生生包装成了一个大型的庙会。车只是个由头,一个流量入口。真正的目的是把人从北京、天津骗到崇礼,然后住宿、吃饭、娱乐,一条龙把你的钱包掏空。
这才是掀桌子式竞争的精髓。当产品本身卷不出新花样的时候,就开始卷服务,卷生态,卷体验。如果说之前大家是在餐厅里比谁家的菜好吃。那现在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在废墟上搞起了BBQ派对,谁能让客户玩得更嗨,谁就能接到订单。这是一种降维打击。我车子性能可能没你好,但我这儿有音乐节,有篝火晚会,小姐姐来了都不想走,就问你怕不怕?
至于最后的那个“京津冀新能源汽车消费节”,更是把“不装了,摊牌了”写在了脸上。前面所有的铺垫,所有的技术展示,所有的狂欢,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目标:卖车。把赛场上的热度,无缝衔接到销售的订单上。这套路,比我基金经理的脸皮还厚。
所以,这场盛会真正的赢家是谁?是那些在榜单上拿到奖项的品牌吗?当然不是。真正的赢家,是那些看透了这场“表演”,并且成功利用这场表演卖出更多车、拿到更多融资、或者仅仅是让品牌多活了一天的参与者。
这场挑战赛,就像修仙小说里的“宗门大比”,表面上是弟子们切磋道法,实际上是各个山头的长老们在互相秀肌肉、划分势力范围。谁的技术更像“任意门”,谁的续航更像“无限蓝”,谁的智能座舱更像“读心术”,这些都是给凡人看的戏法。真正的核心是,在这场惨烈的淘汰赛里,谁能活到下一集。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就是当下的车圈。而这场在崇礼上演的大戏,不过是飞升之前,各位道友献上的又一场精彩绝伦、但又毫无意义的烟火表演罢了。太阳明天照常升起,而价格战的屠刀,只会更加锋利。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