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最近车圈可真够呛的!
不是哪位大佬又添了新座驾(咳,说车!
),而是一匹黑马杀出重围,硬生生把四缸仿赛的价位拽到了两万七千多!
两万七千多!
这价码,简直是四缸界的“价格破坏者”,让那些动辄四五万的“老牌强手”也得捏把汗。
这匹黑马,正是无极RR500S。
无极?
这名字是不是有点印象?
没错,就是那个玩转拉力摩托的无极。
这回他们不玩泥巴路了,直接玩起了速度机器!
不过话说回来,眼下这市场,光靠低价倾销可不行,毕竟消费者也不是冤大头,要的是真功夫。
那这无极RR500S,究竟凭什么敢这么豪横?
先聊聊它的“心房”——那台475cc的直列四缸引擎。
这可不是花架子。
别看排量不大,它可是经过了严苛的台架测试,数据显示,在6000-8000转这个常用转速区间,它的扭矩输出曲线相当平滑,波动率控制得极好。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驰骋时,动力释放会非常线性,不会出现突兀的暴冲,也不会感觉后劲不足。
一言以蔽之,易于掌控!
而且,这台引擎还支持可变气门排气,通过了环保认证。
也就是说,它既能让你在赛道上尽情咆哮,也能让你在都市里静谧穿梭,不会扰人清梦。
至于极速,官方尚未揭晓,估计得等在封闭场地里实测一番才能见分晓。
不过,我料想它定不会让你失望。
再赏析一下外观。
这RR500S,那叫一个“战斗格”爆棚!
前脸的冲压进气口,号称能在时速100km/h时,提升进气效率。
虽说我不太清楚这具体能增益多少马力,但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V型整流罩搭配定风翼,这可是赛道利器的标配!
据说历经风洞试验,能优化气流,提高行驶稳定性。
至于是否真能让你在高速过弯时稳如泰山,还得等我亲身试驾一番才能盖棺定论。
还有那LED灯组,通过了国家强光照射标准,夜间骑行也不怕两眼一抹黑了。
赤色涂装,采用了多层喷涂工艺,看起来格外夺目。
当然,徒有其表还不够,还得有真材实料。
这RR500S,采用了钢管编织式车架,轴距为1380mm,座高为795mm。
这组数据,是经过人体工程学精密计算得出的,据说能让你骑行姿态更为舒适。
然而,24度的前倾角设定,新手或许需要稍作适应。
因为低速转向时,操控力矩会略有增加。
换句话说,你可能需要稍稍用点劲才能完成转向。
因此,初学者们,切记先找块空地练练手,别一上来就人仰马翻。
安全配置方面,这RR500S也毫不吝啬。
双通道ABS与TCS系统,通过了欧盟认证,弯道ABS功能在特定倾角下亦能维持制动效能。
这玩意儿,关键时刻能保命!
另有转向阻尼器,历经颠簸路面测试,能有效抑制高速行驶时车头的摆动。
胎压监测模块,采用了蓝牙传输技术,实时掌握轮胎状态。
最令我赞赏的,是它的轻量化锻造曲轴,成功减重!
这绝非小事一桩,能有效降低引擎惯性,提升响应速度。
而且,该方案已在耐久测试中完成了长时间满负荷运转,可靠性理应无虞。
还有那摇臂涂层技术,据说源自航空领域,降低了摩擦系数。
这玩意儿,听着就高大上,能有效延长引擎寿命。
更关键的是,这台引擎平台的兼容性符合国家标准。
这意味着,未来或许会有更多车型搭载这台引擎,形成一个庞大的“引擎家族”。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这RR500S简直就是“物超所值”?
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
但问题来了,它何以能将价格压得如此之低?
原因很简单,国内配套产业的实力提升了。
往昔,诸多零部件仰赖进口,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如今,国内零部件厂商亦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且价格更具优势。
这颇有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味。
正如昔日只有合资品牌方能制造高性能引擎,如今自主品牌亦能打造出色的动力单元。
引擎平台通用化,无疑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这意味着,未来我们或将看到更多车型采用相同的引擎平台,仅在外观、配置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无疑是福音。
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能以更亲民的价格,购得性能更优越的座驾。
当然,对于那些“老牌劲旅”而言,这或许并非喜讯。
因为它们必须直面来自“草根英雄”的挑战。
那么,这无极RR500S,究竟能否颠覆现有格局?
我以为,极有可能。
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价格始终是左右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
当然,最终成败,仍需仰仗市场的检验。
若它能经受住市场的洗礼,我相信,它定能成为四缸仿赛领域一匹真正的黑马。
你对这无极RR500S有何看法?
你会考虑入手吗?
抑或,你更青睐那些“老牌强手”?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全部评论 (0)